捕撈太多沒有足夠多的冷庫沒有龐大的市場來消化甚至沒有足夠的運力送入市場,導致大量的漁獲資源腐爛浪費了。
這種事你怨誰?
反正王憶當時看到資料的時候真是氣得跳腳,他現在都想批評一下張強這一幫人。
五十年代敲罟作業的時候你們肯定沒參與,畢竟這裡的人都是四十多歲年紀,可七十年代滅絕性敲罟捕撈行動呢?
那當時國家可是已經明令禁止這種作業方式了!
自己作死,怨別人?
但他在人家門上吃飯,不能老是跟人唱對角戲,便笑了笑不再接話。
張強一行人倒是把這話題給持續下去了。
曾經滿載大黃魚而歸的盛景,在最近十多年裡已成為一段回不去的記憶。
他們喝了酒後長吁短嘆,王憶不忍心告訴他們:在他們有生之年,滿載野生大黃魚酣暢歸家的盛景,他們都看不到了!
其他人悶著頭聊天,王憶這邊暗暗的吃魚。
還別說,易海寶的手藝不錯,魚嘴煎的很好,一口咬下去便是滿嘴酥香,魚皮外脆魚肉裡嫩,鮮滑可口,不知道什麼時候加了點調料,竟然十分入味。
他讚歎了起來,易海寶面露得意之色。
老萬介紹道:“海寶這傢伙是祖傳的手藝,他家裡在舊社會時代賣過這個魚嘴。”
“那時候是窮人吃的東西。”易海寶說道,“舊社會別看咱們漁民守著海洋,其實想要吃魚特別是吃大魚也不容易,只能在岸邊摸點小魚小蝦海螺螃蟹的。”
這是實話。
舊社會漁霸跟內地的地主一樣過分。
所以儘管五六十年代日子過的苦,可漁民並不抱怨。
國家一窮二白就是這個條件,特別是老人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他們將自己的苦難說給了後人聽,後人也知道舊社會老百姓過的多慘。
五六十年代的漁民別的不說,海鮮真是吃到吐了。
糧食吃不上是因為得靠國家調控,而且國家也發文說明了,國家要發展工業、完成工業化程序,需要老百姓們吃吃苦,去支援國家建設。
老百姓念著領袖同志的好,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領袖同志心裡真的裝著他們,他老人家已經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老百姓們都說他是神。
可惜,他終究不是神。
王憶對帶魚候挺感興趣的,這年代想要養殖帶魚,卻不知道這人是真的有本事還是在瞎搞民科。
別看如今雙盲不少,但社會上好些人對於科學非常熱忱,想搞永動機的就有不少人。
當然,也正是因為雙盲不少所以才有人想搞永動機……
王憶吃過飯後便回去了。
他們小隊住進了倉庫,不用去老鄉家裡打地鋪了。
他回去清點了人員,然後說自己要去天涯二號看看探魚儀的安裝情況,這樣自己去了碼頭上船進入時空屋。
現在碼頭上很亂,沒人關注一艘船的駕駛室裡怎麼少了個人。
王憶這次主要是把22年倉庫裡的一些商品送去82年,其中包括一些半成品桌椅。
他安排木工隊拼裝桌椅,到時候再給貼上牌賣出去,肯定是好價錢。
忙活完了他回來睡覺,半夜開始,寒風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