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也清淺。
不知不覺之間,八月還很炙熱的陽光變得柔和起來,海水逐漸變了顏色,無盡碧綠一直綿延到天邊,堆疊的海色如風中搖晃的青色錦緞。
秋風如歌,不急不躁,王憶去拉開駕駛艙的窗戶,有一陣風從容不迫的從他身邊吹過。
天涯二號距離天涯島越來越近,近的能看清島上北面的絕壁,也能看清壁立千仞下的滔滔白浪花。
於是明明浪花朵朵、明明波濤滾滾、明明秋風吹蕩,可王憶看著天涯島後心裡還是感覺寧靜。
回家了。
天涯二號繞過島嶼,有在山上耕田的人看見了他便立馬招手。
王憶按下喇叭。
“嗚嗚……”
恰好是下課時間,好些孩子從操場跑到山邊往下看,口中吆喝著‘王老師回來了’。
有一些老太太一邊隨意閒聊一邊在島嶼四周的礁石上趕海。
她們看到天涯二號靠上碼頭便過去問:“王老師,吃不吃辣螺?”
辣螺是海貨中的辣妹子,這種海鮮真的帶辣味。
王憶停好船後不急著搬運貨物。
他隨手拿了點散裝白糖上碼頭,給老太太們一人分了一小袋同時問道:“嬸子、老奶你們找到辣螺了?”
老太太們沒跟他客氣,接過白糖後笑逐顏開,然後紛紛給他看手裡的小桶。
桶裡的就是辣螺。
這東西不好看,有個大殼子呈紡錘形,殼質堅厚,殼面是灰綠色和黃褐色的,上面有一些突起,摸起來凹凸不平,頗像荔枝殼,所以它的學名就叫疣荔枝螺。
王憶翻看了一下還真有不少辣螺,他好奇的問:“咱漁家不是有句話叫‘三月三,辣螺爬滿灘’,這不該是農曆的三月三前後,辣螺才多見嗎?”
一個老太太說:“嗯,三月三開始天氣暖和了,氣溫升高,辣螺就會離開坐窩爬上灘頭巖來產仔,咱婦女孩子就喜歡趁著這個時候去海邊撿辣螺。”
三月三,踏沙灘。
這個時間段能撿到的可不只是辣螺,王憶第一次去梅花灘趕海就是這麼個時節,那時候海灘上的貝類都多。
三月三的辣螺帶黃最肥美,可是秋天的辣螺更鮮美。
秋天辣螺主動爬出來的少,不能撿,得去摳、去夾。
這小東西喜歡棲息於潮間帶中下區的岩礁,群居,找到了就是一大片,撿起來往籃子裡一扔就是收穫,比內陸的婦女在收麥季節撿麥穗還要輕鬆。
老太太們跟他說春天能撿辣螺,秋天一樣能夾辣螺,教他在岩石縫隙裡找辣螺。
王憶還得去上課,就說等自己中午頭下課了再過來找。
本來他週一上午回不來,秋渭水跟他換了班,給五年級學生上音樂課。
這樣王憶回來了,他便把班換了回來。
現在他專門做校長就行了,用不著再當班主任,五年級的班交給祝晚安了。
學生們不敢在祝晚安面前調皮搗蛋,因為王狀元在虎視眈眈——他認了孫徵南當師傅,於是孫徵南叮囑了他,誰敢在祝晚安的班上調皮搗蛋就讓他下狠手去收拾。
王狀元對此非常聽話,他還一心想跟著師傅學習單手碎磚頭的絕活。
他已經考慮過了,他爹的骨頭肯定沒有磚頭結實,等他練會了這一手,他爹再打他,那他就給他爹斷兩根骨頭助助興!
王憶回來又上了兩節課,然後放學他出辦公室,王向紅給他拎過來半桶辣螺。
徐橫湊上來看,問道:“這是什麼螺?我怎麼沒吃過?”
王憶說道:“辣螺,你沒吃過?那你今天可以跟我一起去吃,這螺帶辣味,可有意思了。”
徐橫在吃的問題上從不客氣,立馬讓他給自己留一份:“我正好愛吃辣。”
王狀元趕緊提醒他:“這個不好吃,又苦又辣的,徐老師你還不如去我家吃飯呢,我家今天中午包餃子,蛤蜊黃瓜餡水餃,可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