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聽了,呵呵一笑道:“看來朕還得再出一本經濟學方面的書給諸卿開開學識!”
“……”聽到這話,一眾臣子不由得面面相覷。從皇上一直以來的表現看,該不會又是自己的想法有問題吧?
看到他們的神情,崇禎皇帝便笑著說道:“朕且問卿等,每年增加的銀礦收入,可是來自朝廷又或者來自百姓?”
銀子就是錢,從地裡挖出來便是。如今最多的一處,便是奪自倭國的石見銀山。薛國觀聽了,對於皇上的問題沒法回答,但不等於他就服氣了皇帝的觀點,就馬上回奏道:“陛下所言,如石見銀山,其銀子原本是德川幕府,如今歸於大明,其總數卻是不變的。”
崇禎皇帝聽他偷換話題,不再說朝廷和百姓之間,而是囊括了原本的倭國,他也不惱,便又問道:“都只是鐵而已,可如果做成了蒸汽機,價值增了多倍,這錢何解?”
“自是來自購買之百姓,百姓錢少了。”薛國觀聽了,想了想便回答道。
“……”崇禎皇帝聽得無語,便只好再問道:“百姓購買了蒸汽機,雖然付出了錢,可他也有了蒸汽機啊,這蒸汽機也是有價值的,他有損失麼?”
“……”這一下,輪到薛國觀等人無語了,這個該怎麼分辨?
他轉頭看了下其他同僚,最後只好說道:“陛下,蒸汽機不是錢。”
崇禎皇帝一聽,便立刻追問道:“那卿以為錢是什麼?”
“……”薛國觀聽了,有點傻眼,錢不就是錢麼?
“難道卿以為,錢是指黃金白銀,是指大明皇家銀行所發行之銀票?還有銅錢什麼的,這些才是錢?”崇禎皇帝掃視底下,又再次發問道。
難道不是麼?這個想法,幾乎是底下所有臣子的想法。
對於這個年代來說,都是官本位,想得是如何做官,而所謂的做官,其實就是管人。這一點,在華夏大地上,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千年都沒變過。
至於經濟學的思想有沒有,肯定是有的,但不是主流,更不會很深入。
崇禎皇帝這一番溝通,就越加覺得有必要普及下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哪怕他自己也是半吊子,可比起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那也絕對強多了。
由此也讓他有了一個想法,就是各行各業的系統架構,都要由他這個穿越者來架設起來。他可以不精通,但提出了一個框架,讓有興趣的人去填充這個框架,去研究這個框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對大明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說,如今的大明,經濟要發展,思想也要解放才行!
於是,崇禎皇帝就從什麼是錢這個概念來給這些臣子上經濟學方面的課,最終告訴他們,財富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越來越多。
就這麼的,原本商議朝廷大計方針的一場朝會,就變成了一個科普學堂。好在崇禎皇帝點破了這些“學員”的固有認識之後,只要稍微講解,這些大明的精英,基本上還是能理解崇禎皇帝所講得新內容,就如同是給他們開了眼界一般,原來這個事情是這樣一個情況!
明白了這些之後,崇禎皇帝再給他們說,朝廷會增加銀票(其實也差不多是紙幣)發行,以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避免出現經濟緊縮而影響經濟的這些話,他們理解起來就沒有多大的困難。
知道這些錢經過大明建設銀行流通到社會上,會增加就業,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什麼的,也勉強都能理解了。
散朝之後,一眾白鬍子老爺爺,都是感慨:活到老學到老,古人誠不欺我也!當然,他們也少不了要感慨,為什麼皇上比他們年輕,還經常出去領兵打仗,但腦子裡卻有那麼多的學識?
而崇禎皇帝本人,經過這事之後,也開始著手寫大明的《國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