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一聲,多爾袞的刀被擊落掉地上。隨後,他被親衛架著,不再管其他建虜,嘗試著突圍出去。
這一仗,建虜徹底敗了,神仙都救不了。
終於,東邊的天空,露出了一絲魚肚白,新的一天到來了。
這個時候,塔山城外的戰事,也已經到了尾聲。
西門外的主戰場,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戰事。火勢基本上也已經熄滅,炊煙裊裊,還提醒著這裡曾有大火。
明軍將士們,都是三五一夥地在打掃戰場。雖然一夜沒睡,可一個個都非常地興奮,全然沒有那種熬夜加戰鬥之後的疲憊。
“我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和建虜的戰事竟然會輕鬆到這個份上!”
“是啊,當初天津之戰,你們是不知道啊,為了阻止建虜過河,真是用上了渾身解數,當時,我都差點以為擋不住建虜了。可這一次的戰事,這些建虜完全就是刀板上的魚肉,任由我們宰割,真是太痛快了!”
“我不怕告訴你們,這一仗,我絕對能吹一輩子了!這可是建虜啊,實實在在的建虜,可不是蒙古韃子,竟然殺得如此輕鬆。看著他們丟盔棄甲地逃跑,你們真別說,我心中就比吃了蜜還要甜,還要爽!”
“……”
打掃戰場的這些明軍將士,在最先痛快了嘴之後,就立刻開始總結這一仗的關鍵了。哪怕只是小兵,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
“這一仗,一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要白折騰一個晚上了,結果沒想到,竟然逮到了如此大的魚,哈哈!”
“是啊,這一仗我們能這麼輕鬆地贏下來,就是因為事先重兵埋伏,建虜怎麼都想不到,結果一頭撞進了埋伏圈內,哈哈!”
“之前的時候,聽驃騎營那邊的同袍說皇上如何料事如神,運籌帷幄,怎麼輕鬆地把河套韃虜給滅了。我給你們說啊,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當時是不怎麼相信的,總覺得驃騎營的同袍說得有點過頭了。不過如今我是信了,皇上這打仗的天賦,真是太厲害了,絕對料事如神,比諸葛亮還要諸葛亮!”
“可不是,反正諸葛亮多麼厲害,我不好說,當我們皇上,那絕對是神機妙算,算無遺策的!”
“……”
在明軍將士興高采烈地邊討論邊打掃戰場時,各路總兵以及監軍,也一個個全都喜笑顏開地往中軍大營而去。
陳寶庭就站在中軍帳外,看到這些總兵監軍過來,便同樣笑呵呵地攔住他們道:“諸位大帥和監軍請稍等,陛下還沒起床。”
“啊,什麼?你說陛下睡覺了?”賀人龍一聽,頓時吃了一驚,連忙問道。
周遇吉聽了,不等陳寶庭回答,就理解地給賀人龍解釋道:“這麼大的戰事,陛下一夜未睡,如今戰事已經結束,當然是要休息一會的。”
其他總兵聽了,都是微笑著點點頭。皇帝要休息,他們很能理解。這個時候,讓他們等著,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畢竟一場大勝仗,後面也沒什麼緊急的事情了。
不過陳寶庭卻是微笑著搖搖頭道:“不是,昨晚西門處的戰事一起之後,皇上便安寢了!”
一聽這話,頓時,這些總兵和監軍互相看看,全都是一臉的驚訝,還有佩服。
他們沒想到,皇上竟然在戰事一開始就去睡覺了。這絕對是料定此戰必定大勝,所以才會放心地去睡覺!
這麼一想,他們就又想了起來。是皇上料定塔山的建虜會在昨晚從西門全軍突圍,並且還猜出了建虜會用聲東擊西之策。正是根據皇上的這個預料,有針對性的佈下重兵埋伏,才會有昨晚的大捷!
皇上,真是神了!
如果說,之前河套消滅土默特部的戰事,崇禎皇帝只是折服了驃騎營的部分將士的話,那麼這一戰下來,御馬監轄下這三大營,就全都被他的英明神武,神機妙算給折服了!
想著這些,這些總兵和監軍,全都是一臉敬佩,而後就在中軍帳外,默默地等候,就怕吵到了崇禎皇帝。他們如今能做的,能對皇帝表達內心地崇敬之情的,就只有如此了。
正在這時,中軍帳的簾子掀開,藍天保從裡面走出來,微笑著對他們說道:“陛下已經醒了,精神很好,傳諸位覲見。”
聽到這話,曹變蛟等總兵和劉元斌等監軍,全都互相看了看,而後下意識地開始整理自己的儀容,發現一切都沒有問題之後,才鄭重地進入中軍帳覲見。
中軍帳內,崇禎皇帝剛從後帳轉出來,就見所有總兵和監軍,立刻見禮,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總兵和監軍都是想著,一定要向皇上報捷,要恭喜,這是大捷啊!
可是,在中軍帳外,他們得知皇帝如此淡定,料定大勝而去睡覺之後,他們就覺得,直接開口恭喜啊大捷什麼的,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反而更能表達他們的心情。
崇禎皇帝果然精神奕奕,沒有熬夜後的那種疲憊。就見他微笑著伸手示意,讓他們都平身,而後笑著說道:“怎麼樣,都給朕說說戰果吧!”
得皇帝吩咐,盧大先開始,全然沒有了非常興奮的那種神情,而是規規矩矩地,就如同平時奏事一般給皇帝稟告了起來。而後,是虎大威、曹變蛟、周遇吉等其他總兵。
東門外的漢軍旗軍卒,一開始還是很拼命的,不過等到西門那邊爆發出巨大的動靜之後,又有盧大讓人喊話,說他們被拋棄了,最終大部分軍卒都選擇了投降。
而在西門這邊的八千多建虜,最終被明軍俘虜的,大概在兩千人左右。其中還包括一半左右的傷卒。至於其他建虜,都在昨夜被明軍幹掉了,包括火燒,炮擊,重甲鐵騎的攻擊和明軍的掩殺等等。
至於明軍這邊,傷亡一千多人,其中戰死的,其實就三百多人而已。就戰損比來說,是真正的少有的大捷!
稟告了這些,孫應元作為御林軍中的老資格總兵,在看了其他總兵一眼之後,就向崇禎皇帝稟告奴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