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得到的好處,不是說從中學到了什麼,而是系統又發獎勵了。
旅順保衛戰的勝利,讓大明進一步限制建虜成為了可能,系統獎勵了甲級竊聽種子一顆。
海戰的勝利,制海權的獲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系統沒有忘記,同樣獎勵了甲級竊聽種子一顆。
甚至連李過所部把金州的漢人百姓都救了回來,系統也給了獎勵,不過沒有甲級,而是乙級竊聽種子一顆。
對此,崇禎皇帝很滿意,有了竊聽種子,就好辦事,放心地辦事那種。
從洪承疇身上的竊聽種子處知道,祖大壽親自領軍出擊,策應旅順之戰。如今旅順的戰事算是告一段落了,那祖大壽這邊的策應,也就沒有必要了。這麼想著,他便傳了道旨意給洪承疇,讓他撤回祖大壽所部。
這麼做,也不是擔心祖大壽的安全。因為在他看來,祖大壽是個老**,至少讓他去和建虜死戰,似乎還做不到;真要遇到危險的話,估計比兔子還跑得快,自己就會縮回寧錦的。而且祖大壽親自領軍,那肯定是精銳,絕對不會是老弱殘兵,因此,他的危險性並不高。
當然了,至少崇禎皇帝在目前,就是這麼認為的。
因此,旨意發出之後,他就暫時不再去管遼東那邊的事情了。
崇禎十三年的大事,銀票推廣這事,因為鹽政革新的原因,有了一個比年初還預料不到的爆發,算是意外之喜吧!估計持續幾年之後,朝廷信譽就會有了。
另外,地方都察院的設立,還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中。因為常熟暴亂引起的整頓官場,也讓地方都察院的設立,變得順利了一些,不過就算這樣,也多是隻在江南那邊推進得比較快。
之所以如此,一個是江南那邊是上次官場整頓的重點,不少地方官員都被摘了烏紗帽,少了地方上的干擾;另外,江南相對其他地方來說,文風鼎盛,百姓的識字率都遠遠地高於其他地方。因此,候選官員多,包括都察院中辦事的吏員備選也多,自然就順利多了。
至於各地救災,抗災,興修水利等等事情,崇禎皇帝也還算是滿意的。至少災情預警機制的建立,在這次江南的洪澇災害中,就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要不然,大明的損失就更大。由此可見,天災固然可怕,可要是大明上下齊心的話,未必就不能渡過傳說中的這個小冰河時期。
不過,如今崇禎皇帝還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朝廷雖然手頭有點錢了,可大明的糧食產量卻不高。虧了鄭芝龍的船隊從南洋那邊販賣糧食回大明,要不然的話,有的地方,就算地方官府確實是想救災的,也沒有糧食,還是會出問題。
去年剛下旨全國範圍內,在非糧田的土地上種植番薯,暫時效果還不大。一個是番薯品種的問題,另外一個,才一年的時間,推廣力度還有限,農民也不熟悉種植,這都有一個過程的。不過崇禎皇帝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番薯等非主糧,應該會有一個很好的補充,減輕朝廷賑災的壓力。
另外,從崇禎皇帝專注救災之後,他還發現有其他難題。比如說交通問題,糧食要運進災區,如果有水路可通,那就還好。沒有水路的話,就大明如今的陸運速度,大半糧食都要耗在路上了。
因此,崇禎皇帝想著,交通這個事情,也得提上日程,看看怎麼改善為好!他來自後世,就更是不能忍受這種緩慢的交通出行。不說飛機吧,只是高速好了,後世開車一天的路程,這個年代至少得走幾個月,這麼慢的速度,真會死人的啊!
崇禎十三年還有的大事,就是官紳優免限額的核查以及催收欠賦。在經歷過最初的阻擾之後,如今倒是順利。等今年結束之後,估計就可以在全國推廣了。順帶著,全國丈量土地,重新對土地登記造冊,也要一起辦了。
這一點,崇禎皇帝相當滿意。
那個張溥,一開始各種牴觸,到現在,是積極辦差,做得不錯!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就準備在年底表彰下張溥。他剛越級提拔為巡撫,在官職上不宜升得太快,但是,可以從別的地方下手,比如說,封他親身母親,讓他衣錦還鄉一番什麼的。
想著這個事情,崇禎皇帝就又記起一件事情來。大明藩王,在江南那邊幾乎就沒有,因此還沒有發生。但是,官紳優免限額的核查以及催收欠賦一旦在全國推廣的話,就不可避免地要碰上藩王這塊了。
事實上,藩王的田地,也不是所有都免的。只有在黃冊上的,明確免稅的那部分才會免。這個在年底的時候,得對全國藩王都敲打一下,乖乖地服從最好,要不然,不介意讓他們去鳳陽蹲著。
想完了民情,崇禎皇帝的注意力就又轉移到了戰事上面。
如今,除了在遼東打仗之外,西北和西南也都在打仗。
西北那邊,原本崇禎皇帝是有點擔心的。畢竟叛將柴時華熟悉明軍這邊的情況,而他借到的兵,基本上都是騎兵,應該對大明西北的安定,會有不小的衝擊。
不過讓崇禎皇帝沒想到的是,他之前留了吳三桂在那邊,沒想到,還真是發揮出了不小的作用。三邊總督鄭崇儉來的奏章上有提到,吳三桂作戰勇猛,和地方總兵配合,已經打了好幾個勝仗了。不過因為敵人是騎兵,因此,雖然打了好幾個勝仗,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滅敵人,仗還有得打。
就崇禎皇帝來說,其實是不想讓吳三桂回遼東的,免得被祖大壽帶壞了。
因此,他決定等西北戰事打完了,就調吳三桂去其他地方當總兵好了。
西北的戰事想了一下後,崇禎皇帝便把目光又轉向了西南。
之前的時候,他覺得西南這邊,是最不用他操心的。因為西南這邊的土司之亂,好像在明末沒什麼名氣,至少他是沒怎麼聽說的。
不過從最近一份秦良玉的奏章來看,好像也不順利。
雲南的氣候是一個方面,另外,土司眾多,也是另外一個方面。據秦良玉感覺,有其他土司似乎也有不軌之心。因此,秦良玉希望朝廷能加強雲南這邊的軍力,震懾那些土司!
另外,秦良玉根據沐王府的訊息,也有向崇禎皇帝提及,洞吾之前吞併大明的疆土,如今其國內在休養生息,似乎有越來越強之勢。秦良玉擔心,回頭洞吾又會來繼續侵佔大明疆土!
對此,崇禎皇帝暫時沒有辦法。如今主要的精力還在遼東,最重要的是國內抗災上面。也虧了西北和西南的敵人不強,目前的軍力已經能對付,要不然就有得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