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要是班志富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他很可能會發飆了。
不過班志富顯然是想到了什麼,有底氣,臉上帶笑地繼續說道:“王爺請想一下,這第一仗,不管如何,都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末將手上有兵力的話,一定會在這第一仗,趁著出其不意的機會,全部用上,一舉殲滅敵人。但是,明國水師這第一仗,就來了這麼一點戰船,說明什麼,明國水師戰船,其實就這麼多了……”
聽到這話,尚可喜自己代入去想想,好像如果自己是明國水師統領的話,也確實會如班志富所言那麼做。
“……可是這第一仗,末將想著明國水師應該是訓練很久,就如同他們登陸的明軍一般,是明國最精銳的了。”班志富繼續說道,“可是,就算如此,我大清水師還是保全了三十來艘戰船。明軍這第一仗,沒法一舉殲滅我大清水師,說明明國水師用盡全力,也只能是這個結果……”
聽到這話,就連跪著的許爾顯,那眼睛都亮了不少。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又不傻,自然是看到了希望。
他們卻是不知道,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貓戲老鼠,就根本不用在乎第一仗要不要殲滅敵人,留著玩,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也是有可能的。
此時,尚可喜的臉色,也好看了很多,繼續聽著班志富在分析:“明國水師的伎倆,王爺已經知道,我們也不會再讓明國水師得逞。我們大清水師的訓練,確實還有待加強。可這不能怪王爺,是朝廷那邊不給錢糧。如果朝廷那邊撥下錢糧,甚至同意王爺之前所請,勒令朝鮮水師助戰的話,明國水師就那麼十多艘戰船,還怎麼和我大清水師打?”
聽到這話,尚可喜終於有了反應,連連點頭道:“不錯,本王立刻給盛京再上一份奏章說明情況。另外,等朝廷派大軍前來,還有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內……”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跪著的許爾顯,嚴肅地叮囑道:“金州剩下錢糧,全都撥給你,你務必好好訓練水師,決不能再出現臨陣慌亂之狀況!”
“末將遵命!”許爾顯一聽,立刻大聲回應。
雖然水師訓練,其實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他相信,質量不足可以用數量來代替。更何況,已經知道明國水師的招數,針對性的訓練,應該能比第一戰好很多的。
等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山頭上的烽火,忽然再次燒了起來。讓尚可喜等人都是一驚,該不會,明國水師才退去,就又來攻打了吧?難不成,昨天的戰船不止是明國水師的全部?
烽火再起,金州頓時又緊急動員了起來,又開始準備打仗。
不過,這一次,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明國水師並不是來攻打他們的,而是追著一艘船過來。一直追到港灣口時候,眼見著追不上,又看到大清水師出去,他們才退了去。
“王爺,是駙馬爺的船!”尚可喜匆忙趕到碼頭,許爾顯就立刻向他稟告道,“從明國江南過來的!”
“什麼?”尚可喜一聽,大是意外,連忙親自核實情況,而後,第三次用八百里加急,發往盛京報信去了。
幾天之後,盛京,崇政殿內,奴酋皇太極正在商議事情。一如大明缺錢一般,滿清缺糧。眼看著從上一次入關劫掠,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加上晉商沒了,沒法輸送物資到遼東,又有天災不斷,讓滿清的日子也很不好過。
在原本的歷史上,滿清再次入關,是要到崇禎十五年。可是,在這個位面上,滿清卻已經開始商討入關的事情了,因為,不入關劫掠,有點吃不消了。
“陛下,如果年底入關的話,明國關內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怕是有點不妥!”多爾袞聽了之後,第一個回應皇太極的意思道。
聽他這麼說,阿濟格卻不屑地跟著說道:“還用管關內如何?我大清野戰無敵,明軍膽敢出城的,直接殺了便是!”
代善年紀大了,膽子就沒有阿濟格那麼肥了,當即搖頭髮表看法道:“別人不清楚,在殿內的應該都清楚,上一次,可是有天津之敗,還是要謹慎點為好啊!”
“呵呵,都是某個人無能大意,才會有那一敗。”豪格聽到,忍不住看著多爾袞,冷聲說道,“要不然,我大清怎麼可能會敗?我們一渡河成功,明狗就跑了!”
多爾袞連看都沒看豪格,只是看向御座上的皇太極,誠懇地奏道:“陛下,臣弟雖有應對不當之處,不過那支秦軍也確實是少見,至少阻攔我軍過河,死戰不退!”
原本歷史上已經死了的嶽託,託了崇禎皇帝蝴蝶效應的福,此時還活著,聽到多爾袞這麼說之後,也跟著奏道:“陛下,秦兵確實不可小覷,當初微臣回援,和那孫傳庭所領秦兵野戰交過手,並不好打!”
……
聽著底下這些臣子各自發表著看法,皇太極緊皺著眉頭,並沒有馬上下定論。
就他來說,性子也是謹慎小心的那種。要是有可能,他當然希望能弄清楚明國國內的情況,然後出兵才好。畢竟大清實力有限,可經不起折騰的。
但是,身為大清皇帝,總不能像明國皇帝一般,窮得連軍餉都發不出去吧?雖然大清沒有軍餉發不出這一說,但糧食可真是一個大問題!
這一刻,皇太極有點體會到以前崇禎皇帝沒錢時候的難處了!
他正想著,忽然發現後面的范文程等漢臣一直沒有說話,便開口問道:“範卿以為呢?”
皇太極這麼一問,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後面。
范文程似乎也習慣了,不在乎那些眼光中的嘲笑或者別的什麼意思,只是低著頭奏道:“陛下,駙馬爺已經前往明國江南,算算時間,應該也要有訊息了。因此,奴才以為,不如再等等!”
說完之後,他抬頭看了一眼,發現皇太極眉頭皺著,心中一想,便又奏道:“陛下或者可下旨,讓朝鮮多進貢一些糧食物資,如此也能緩解我大清的困境!”
就目前來說,臣服滿清的勢力中,就只有蒙古部族和朝鮮而已。
那些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都是窮得叮噹響,只剩褲衩的那種。也只有朝鮮是農耕勢力,雖然也是窮得叮噹響,可至少還有一點糧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