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河套土默特部全軍覆沒的訊息,皇太極同樣封鎖了訊息,要是傳開了,他怕其他蒙古部族會受到影響。對於他穩定遼東的統治,特別是那些漢人,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因此,多鐸和豪格都還不知道土默特部已經除名的事情。不過他們兩人沒有多想,因此審問出來的情況,早已在軍中傳遍了。
普通的滿清軍卒,是不知道八大晉商對於滿清的意義,因此,他們關注地不多。
反而是明國皇帝,在他們看來,應該是個懦弱躲在皇城裡的狗皇帝而已,怎麼就會御駕親征,還把流賊全都剿滅了呢?
這個話題,在軍中倒是討論地熱烈。
在大多數滿清軍卒看來,這應該是那些明國官員和將領的功勞,而明國皇帝什麼都沒幹,只是坐享其成而已。
一天之後,滿清軍隊來得快,去得更快,直接就撤走了。
這個情況,讓祖大壽等人感到有點驚訝。要是按照以往的經驗,建虜肯定要耀武揚威個把月左右,沒有任何好處可拿了,才會撤走的。這一次,竟然這麼快就走了?
在夜不收跟著建虜的軍隊後面,確認建虜撤走之後,祖大壽才算是放心了。
於是,塔山城內,都是喜氣洋洋,這一次,就感覺這些建虜急匆匆地跑來,送給他們一場功勞,然後就又急匆匆地走了。
“不是說建虜兇殘,很厲害的麼?我怎麼就沒這感覺?”
“呵呵,那是以前,這一次,還真是奇怪,這些建虜是轉性子了麼?”
“是啊,要是以前的話,他們拼死都會搶回屍體的,可這一次,丟了幾百個首級,卻連屁都沒有放一個,就這麼灰溜溜地走了?”
“你們不知道,建虜剛出現在城外的時候,我當時好緊張。塔山可不是錦州,要是建虜狠下心來,都不知道會怎麼樣?現在想來,還真是被嚇到了,哈哈!”
“……”
對於普通軍卒,他們不知道更多的訊息,只是以他們的認識,來看到剛發生的戰事。
有一點非常明顯,原本根植在他們心中的對建虜的恐懼,正在悄悄地淡去。
當然了,這必須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因為這麼一次戰事,就完全不怕建虜了。如果之後建虜又接連贏得戰事,那說不定又會恢復對建虜的恐懼。
至於未來如何,他們現在不可能知道。
祖大壽等人也是高興,祖大成更是高呼,快點向總督,向皇上報捷,大捷啊!得到了兩百多個首級,他們以前可從來沒有過的:“大哥,這次殺敵五千,建虜損失慘重,狼狽退軍,這樣如何?或者殺敵六千五好了,湊整數有點不妥……”
他還沒說完,就被祖大壽打斷了。只見祖大壽的臉上沒了笑容,嚴肅地說道:“不行,不能謊報誇張,要不然,一旦總督和皇上知道了,反而對我們改變印象的事情有影響。就據實稟告。”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又道:“這一戰要是發生在天津之戰之前,那說不定真是大捷了。可有天津之戰在前,我們這,還能算大捷麼?”
那一戰,可是殺死殺傷建虜前鋒將近三萬人,奪回被建虜掠走的人口牲畜共二十來萬,又豈是眼前這一小小的攻城戰可比。
聽到他這話,頓時,祖家人的高漲情緒,一下便回落了下來。其中祖大成低聲地說了一句:“真是掃興!”
幾天以後,一份捷報便擺在了孫傳庭的面前。聽著遼東巡撫方一藻連聲說大捷,他卻只是淡淡一笑。
大捷不大捷地另說,這一次的勝利,也算是他擔任薊遼總督之後的一份功績,不管怎麼樣,總算是個好事來的。
因此,他也寫了奏章,和這份捷報一起,發往京師報捷。
而此時,京師這邊,有關十月發生的幾件事情,還是討論得非常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