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對岸。
東方遠征軍第十一和第十二重灌合成旅抵達這裡不久,遠征軍指揮官張國海、參謀長陳辭修、政治主任崔興林以及十一旅旅長李九江、十二旅旅長孔萬義,一同來到前沿陣地,藉助有限的觀察裝置,向斯大林格勒城區的方向眺望。
兩翼的攻勢已經進展了多日,但是一直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喀山的約瑟夫以及總指揮朱可夫已經等不及了。
必須儘快開始正面的攻擊,緩解兩翼的壓力,贏取最終的勝利。
朱可夫把自己的態度放得很低,甚至到了有些謙卑的地步,希望東方的遠征軍對接下來的渡河作戰給予全力支援。
張國海、陳辭修在請示北平之後答應了朱可夫。
進攻時間被定在了一日天之後的午夜。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所屬之28集團軍、51集團軍、57集團軍、62集團軍、64集團軍以及眾多的預備集團軍群將先後發起攻擊,不惜一切代價渡過寬闊的伏爾加河!
因為各個同盟國支援的物資先後抵達,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實力有巨大提升。
朱可夫這才拿出了豁出一切的架勢,勢必要奪回城市,扭轉戰局!
張國海等人都感受到了朱可夫的毅力和決心,因此他們的神色才會如此凝重。
“在第1次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時候,蘇軍付出了100萬人的傷亡,還有數10萬人被對面俘虜。”
參謀長陳辭修有些感慨和驚歎的說道:
“這座城市的象徵意義和實際價值都遠超尋常,布林什維克計程車兵浴血奮戰,但是最終仍然沒能守住她。
如今大反攻開始,戰鬥的激烈和慘烈程度恐怕不會弱於第一次!
這一點,從準備參與進攻計程車兵和配合作戰的民眾身上就能夠感覺出來。”
崔興林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總參謀部此前做過多次推演,結果有好有壞,但是在整個東線戰場上,戰局的轉折點和關鍵就在我們對面的這座城市。”
張國海輕輕舔了一下有些乾裂的嘴唇,道:
“對於進攻一方來說,最困難的就是渡過寬闊的河面,踏上對岸的土地。
只要能夠將兵員輸送到對岸,重新展開城市巷戰,朱可夫的目的便也就達到了。
在今年以前,第三帝國最強大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他們的閃電戰戰術,只要能夠挫敗他們的閃電戰,讓第三帝國後方的兵員、物資,源源不斷的消耗在對面這片廣闊的廢墟之上。
戰爭從閃電戰變為消耗戰,最終勝利的天平就會一點點的向朱可夫和約瑟夫的方向傾斜。
後者有各個盟友的廣泛支援,就算是耗也能將保盧斯、曼施坦因、博克等人耗死在這片廢墟之上!
朱可夫和約瑟夫都看清楚了這一點,因此才請求我們配合,不惜一切代價渡河,只要能夠打過去,至少就取得了一半的勝利。”
當天晚上,張國海等人前往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司令部參加軍事會議。
會議由尼基塔主持,他的語氣鏗鏘且富有激情,把與會的各個集團軍將領說得熱血澎湃。
會議決定,11和12重灌合成旅配合崔可夫所指揮的第62集團軍,作為此次渡河作戰的主攻!
天空中將至少有500架作戰飛機配合地面的部隊,第62集團軍的任務是渡過伏爾加河,在河岸建立橋頭堡的陣地,掩護其他部隊和民眾搭建浮橋!
尼基塔最後說,這是約瑟夫同志的指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就算把整個62集團軍都拼光了,也一定要渡過頓河,在對岸建立陣地!
62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參謀長裡姆斯基起身,大聲的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會議結束之後,張國海、李九江等又和崔可夫62集團軍的將領滿確定渡河作戰的具體細節。
“陸航團的所有武裝直升機分批起飛,在天空中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在遠征軍的內部會議上,參謀長陳辭修對各營的營長說道:
“因為是午夜開始攻擊,照明的情況不好,掩護作戰要建立在能夠保證自身絕對安全的情況下。”
陸航團團長賈青山嚴肅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