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懷疑漢軍是不是眼瞎了,怎麼專門盯著自己的白羊部來打,難不成是將自己的王庭當成大單于的王庭了?
漢軍這邊,李雲澤已然是不去擔心白羊部跑路了。
就像是歷史上霍去病每每找到匈奴人的王庭所在那般,只要找到了他們的王庭,那匈奴人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是面對面的與漢軍決戰。
這就是攻其所必救!
逼著以襲擾戰術為主的匈奴人與漢軍決戰。
“多餘的廢話,本王就不多說了。”
馬背上的李雲澤,伸手拔出了雪亮的馬刀“此戰得勝,本王絕不吝嗇賞賜。諸君之功,也必當上奏天子為諸位請封爵位!”
大漢承襲秦制,軍功授爵自然也是繼承下來的。
只不過大漢的軍功授爵,與秦時更改了許多,最大的更改就是獲取難度大幅度降低。
當然了,基本輪廓還是一樣的。
賞賜的財貨物資,事關身份地位的爵位。這些才是這個時代的軍士們,所追求的東西。
李雲澤乾脆直白,打贏了什麼都有,絕對非常豐厚,這才是鼓舞士氣最有效的方法。
至於說家國情懷什麼的,不能說沒有,只能說還不是主流。
漢軍這裡都是職業軍人,當士氣起來的時候,其戰鬥力自然是非常可觀。
他們願意相信李雲澤的承諾,因為他之前有過擊敗匈奴的威名,也未曾拖欠過賞賜。
這次的戰場規模很大,不過對於經驗豐富的李雲澤來說,倒也不算什麼大場面。
“土團鄉夫留在後陣,將廂車圍起來看守軍資。”
李雲澤不擔心白羊部去攻擊那些土團鄉夫,先不提能不能攻破環形車陣,就算是攻破了又如何,不過是白白浪費兵力與時間。
除非對面的白羊王是個沙雕,否則的話是不會做這等事情了。
“雁門郡兵由田都尉統領,位於左翼。”
“雲中郡兵由鹿都尉統領,位於右翼。”
“五原郡兵與定襄郡兵為前軍,各部騎兵全部集中到中軍來,由本王親自帶領。”
李雲澤這是擺出了一箇中間厚,兩翼薄的陣型,算是偃月陣的一個變種陣型,主打的就是一箇中央突破。
“各部務必勠力同心,奮勇向前。有陣前脫逃者,皆斬之!”
“喏!!!”
沒有無線電的時代裡,數萬人規模的大軍作戰,只能是在戰前給各部大將下達作戰方針與方向,真要是打起來的時候,那就只能是各部自行發揮了。
鼓聲與牛角號聲響徹天際,兩邊都開始不斷向前推進。
漢軍這邊,突出在最前邊的,就是李雲澤帶來的五千鐵甲兵。
他們以曲為單位,拉出一字長線,鏗鏘甲冑撞擊聲響中,宛如一道鋼鐵長城一般向著前方湧動。
牛皮靴踩在草地上,發出摩擦聲響。
軍士們有的面色緊張,有的神色坦然,雙手握著各自的兵器,不斷地隨著鼓聲前行。
通常前行七八十步的時候,軍侯就會下令停步。
各隊的屯長就會整理佇列,讓有些鬆散的隊形更加緊湊起來。
白羊部不是純正的遊牧部落,乃是半耕半牧,所以他們部落裡有許多的步卒。
說是步卒,其實不過是放下鋤頭的農夫罷了。
不少人甚至連皮甲都裝備不起,拿著簡陋的兵器亂糟糟的聚集在一起,其戰鬥力估摸著也就是和農民起義軍的水平差不多。
漢軍與白羊部的騎兵主力都沒有出動,慢慢的跟在後陣前行,應該是尋找機會進行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