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呢,他的朝廷經常會遇到有才之人的投奔。
西北之地現在就算是自己還沒有真正的動手,但是已經有人主動朝著自己投送橄欖枝。
已經有人主動想要投入朝廷,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邊,只有劉協的朝廷最為強大。
他們只有這個選擇,竟然如此那麼他們一定要這麼選擇才對。
而劉備也是一樣,在歷史上的劉備當他真正開始佔據荊州,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那益州上面之後。
張松法正等人就已經準備多時了,而在劉備與曹操之間,張魯的選擇也是同樣如此。
他們都證明了這件事情。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劉協的心中也忍不住在想,自己努力的做一個好皇帝。
自己不去屠殺百姓,不去震懾什麼,不去橫徵暴斂來增加自己的勢力,可是他即便是如此都有那些人的投效。
而曹孟德將這些都坐到了極致,將自己的勢力增長做到了極致,他得到了那麼多的人和勢力去投奔。
他是不是也可以效仿。
只要自己改變一下,只要自己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底線。
天下的百姓反正都這麼痛苦了,他們只不過就是一群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東西的東西罷了。
他們只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只要自己下手再狠辣一些,那麼自己就能夠得到成倍的好處和兵馬。
自己的實力增長的就會更加的快速....他...他劉協也曾經想過這些。
而劉協覺得,自己若是都如此想過,都是差點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慾望。
那麼這劉備的仁義枷鎖...自然也難免會出現裂痕。
只不過劉備比自己想象之中的更加有底線罷了,雖然劉協也不知道這個底線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對的。
涪城相會,龐統再次找到了劉備,然後告訴他這個時候可是一個好機會。
直接弄掉劉璋,然後這益州會有些混亂,但是絕對可以加快自己得到益州的步伐。
說實話,這個時候劉協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劉備的變化了。
他沒有說這件事情太不仁義了!
如果是之前劉備一定會告訴龐統,這麼不仁不義的事情自己絕對不會做的。
但是這一次,劉備說出來的是....太快了!
對,他已經放下了自己的仁義,他只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收斂民心,還沒有拿下自己想要的東西,他不能這麼做。
太快了!
他不是不想,不是不能,而是現在不行。
這個時候,在劉協的眼中,他劉備的仁義枷鎖已經是破爛不堪,已經是不堪重負了。
劉璋讓他去攻打張魯,讓他過來就是給自己當僱傭兵的,就是讓他和在中原一樣,給他點兵馬和糧草。
然後讓他豁出自己的性命去弄死張魯,幫助自己拿下漢中的。
但是劉備沒有這麼做,這個傢伙成天走街串巷,然後拜訪這益州的賢良之人。
他已經將一些事情都做到明面上來了。
這叫什麼?劉協覺得這就是他在收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