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得心驚,暗自道:“目不能視,耳不能聞,口不能言,五內俱焚,千刀萬剮,萬箭穿心,再然後是百病纏身,並求死不能週而復始,過百年期,方才打入阿鼻地獄,再受酷刑。何其慘也。”
這明暘雖助紂為虐,但想起姐姐遭遇,不免兔死狐悲。想罷多時,卻不敢違抗師命,就一把扯住白王出水,來在龍女面前。
那龍女將白王放在膝前,與九頭蟲並排臥下,抬頭看向交戰二人,說道:“便看他二人誰可為勝。”
卻說路明非與牛魔王做法天象地規模,正作酣戰。那魔王抖擻神威,兩隻手舉起混鐵棍來,好便似崑崙頂上擎天之柱,路明非也使神通,舉一杆方天畫戟,真如那華山頂上峻嶺之峰。這一場好殺:
海中怪,山中精,兄弟相爭惱性情。
混鐵棍如排山倒,方天戟利破風鳴。
一心賭賽分勝負,舉手當面不留情。
牛王神威天地怕,蛟魔抖擻鬼神驚。
那個說你武藝稀鬆非我敵,這個道你老牛休逞口舌靈。
牛魔號稱大力王,明非也有覆海名。
一個仗勇猛,一個得水興。
全無施法術,皆靠武藝精。
棍來走飛龍,戟去鳳舞影。
勢大又力沉,閃轉又復迎。
往往來來百餘合,去去留留不見停。
大力王愈戰愈勇,覆海聖心神難平。
這二人戰夠一百二十回合,雖未分勝負,卻見路明非已漸落下風。
那牛魔王實在驍勇,將一杆混鐵棍舞得是呼呼颳風,劈掛雷鳴打來。他又力大,路明非每次架住,便覺臂膀痠麻,胸中氣悶。
這蛟魔王暗自思忖道:“如此下去,我必敗無疑!不可與他硬碰硬來!”
想罷,抬兵刃將棍架開,賣個破綻,翻身拖戟就走。
那牛魔王哪肯幹休,在後急趕,手舉起棍來,摟頭就砸。
只見明非忽停住步,急一翻身,將畫戟掄起,使了個“黃龍大轉身”,躍將起來,避過混鐵棍,抖臂膀前伸,一戟搠在胸口。
那魔王見了,反應神速,往後撤了半步,轉棍胸前,往下壓住。
路明非瞧他面露空門,果斷舍戟,撲一拳打來。誰知那牛王早有預料,頭一歪,擰身躲在一旁,雙臂一抬,用棍將畫戟挑起,搠了過來。
蛟魔王不敢託大,也退一步,閃身在側,使手抓住戟杆,卸去力道,調轉頭來。
卻見那牛魔王粗中有細,身法快捷,伸直手臂,握住棍尾,那棍頭已在明非胸前。
路明非急忙側走,怎知牛魔王變招更快,轉搠為掃,使了個“攔腰鎖玉帶”,正中明非腰際,一下打飛出去。
這魔王就是一縱,躍將起來,轉瞬趕上,高舉鐵棍,往下就砸。
路明非使戟架住,就聽哐噹一聲巨響,被打落水中,震得渾身痠麻。
他見事有不諧,忙收了法術,在水中將身一抖,就現出蛟魔王本相,化作一條墨青色巨龍,把血盆大口一張,噴出數道閃電,長尾一擺,激起水線如刀,齊朝牛魔王打來!
那牛魔王見了,揮舞鐵棍成圓,將那閃電水刀盡數打散。便也哞了一聲,變作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
那魔王踏著水,硬著頭,使雙角來觸。這大聖卷著浪,張著口,動利齒來咬。
一龍一牛,就在東海又戰一場。正是那:
東海之上妖魔興,山王水主有威名。
當年結義花果山,各憑勇武施本領。
地動山搖平天闕,江洋嘯起覆海傾。
酣戰未能分勝負,早忘當年手足情。
這一戰,有分教:青銅與火,重獲新生。人參果樹,破土而出。明非遭背刺,龍族將大喪!畢竟不知結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