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混血種眼前好似走馬燈般掠過,前塵往事,湧上心頭,便都痛哭流涕,齊聲道:“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
聲浪起伏,依次拔高,人人禱告道:“拜請尊神,穆穆皇皇,福沾萬姓,德被合莊。雞犬桑麻,久蔭清和之福。士農工賈,早賜豐稔之恆。民康物阜,共沐恩德之光。茲值吉日,爰為集福迎祥。
尊神,昭昭在上,赫赫在旁。如臨如質,來格來嘗,保我士庶,佑我國邦。
伏維白王,祭天地饗。
拜請九天,尊為城隍。”
那白王聽了,便知準備妥當,又一張口,吐出一株靈根,正是當年那萬聖公主所盜九葉靈芝草。
她將其在舍利子上一晃,金光侵染,往下一拋,見了風,得了水,就轉眼間長作一棵蒼天大樹。
其根深深紮在海底,樹幹貫通東洋大海,枝杈橫生,出了水面,直衝在雲霄之上,矗立在雲海之中。
狂風吹來不搖,雷霆劈落不倒。火光到處不見焦,兵戈殺氣不催熬。抽開新芽,是含苞待放之相;花卉繽紛,是轉瞬凋零之貌。
只見那樹枝伸展開來,盤曲虯結一處,團成一張大網,將天幕遮擋,穹蒼掩蓋,直將整個東瀛籠罩在樹海之下,木籠之中。
那白王便知妥當,就掐起訣,念動咒,施展那“花開頃刻”之術。
隨之法術生效,但見那樹木之上,垂下許多藤蘿,足有手臂粗細,長則無邊無際,如一條條靈蛇一般,見房屋就鑽,見搖籃就卷。
不多時,那藤蘿上就掛滿嬰兒孩童,皆三朝不滿,乳臭未乾,個個啼哭不斷,手腳上下齊搖。
啼哭聲處,藤蘿交纏一處,作一朵花苞攛掇,旋即綻放開來。
霎時間,那許多嬰孩哭喊止息,被藤蘿纏將在內,再無片刻之聲。
這國土內,許多木胎泥像生光,即見得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匯聚一處,湧在東海高塔之上,鑽入佛寶舍利之內。
那白王見了,就吐一口濁氣,伸手捻住那舍利子,將欲吞在口中。
不期此時,那海面之下,龍女見得金光濺射,不由心中大喜,奮起僅存法力,使了個“移星換斗”的法術,將自身與那白王轉換其位。眨眼間,已至那高塔之上。
白王則落在水中,正自驚愕,即聽那龍女道:“費盡心機施法術,徒為他人做嫁衣。白王伊邪那美,妾身在此,多謝慷慨。天譴歸你,壽數歸我!”
說著,一張口,即將那舍利子吞進肚裡。
倏地,只見那藤蘿盤結花開,再不現那孩童身影。那九葉靈芝所化參天大樹,也存存消散,化作灰塵揚揚灑灑,飄落在天地之間。
你看那龍女周身光芒閃爍,在高塔上塑起金身,將那明璫轉作自己模樣,容顏回轉,青絲飄揚,其後佛光普照,大放舍利之光。
她將腳一跺,那高塔就轟然倒塌,化成一座蓮臺模樣。
那龍女盤膝而坐,好便似那觀世音菩薩降世,端莊雍容,聖潔出塵,驚動那紅塵凡人紛紛而出,齊拜於地。
卻說白王飲恨折戟,方知被騙,氣衝兩肋,悔不該當初,便慾念動言靈,與之搏命。
她才便開口,卻無言語聲響。她低頭看處,卻覺雙眼迷濛,一片黑暗籠罩,再難睜開。又聞得水聲漸去,再不入耳。
這白王慌了,即上下撲騰,慾望水面而去。
卻忽覺腹內疼痛,自五臟六腑,傳遍四肢百骸,真好比置身火爐之內,將經絡臟器,一併炙烤。
尚未及反應,又全身上下如刀割般劇痛,使手摸來,就觸到無數刀口劍瘡,如同萬剮凌遲之刑,教她渾身浴血,幾乎昏厥。
這還未完,她那身周海水凝結成冰,好似一根根利箭射來,前後左右,體無完膚,已被那冰箭摜通,紮成個刺蝟模樣。
目不能視,耳不能聞,口不能言,五內俱焚,千刀萬剮,萬箭穿心.便就一齊湧來。這一來,有分教:白王罹難酷刑,魔王未分勝負。東瀛境內黑王現,青銅城內見故人。畢竟不知白王為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