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跟楊承應的時間很長,頭腦相當靈活。
「這是一個辦法。組成密集的方陣,以騎兵保護側翼,在炮火的掩護下,對敵人實施全面進攻。」
楊承應點了點頭。
「如果是這樣,的確不需要很重的鎧甲,而且能迅速加入戰鬥。」
祖可法激動地說道。
「不過,散兵戰術也可以依託槍的威力得以實現。」
楊承應聳了聳肩,「這兩者之間完全不衝突,都可以使用。」
隨著火槍的大規模使用,為增加槍支威力的排槍戰術應運而生。
受制於槍械水平,排槍戰術一直到漂亮國獨立戰爭還在使用。
直到普法戰爭,才被散兵線戰術取代。
楊承應雖然有以恩菲爾德p1853火帽擊發步槍為原型開發,並批次生產的零九式步槍,並不打算放棄排槍戰術。
原因很簡單,敵人無法對排槍戰術造成巨大傷害,己方的大炮也無法做到對己方散開後的火力支援。
尤其是面對敵人的騎兵。
大戰的時候,還是要集中起來,對敵實施有效的打擊。
「這衣服也挺奇怪的,怎麼和以前大不一樣。」
巴哈納左看右看,感覺怎麼像葡萄牙教官穿的格式,只是風格有所不同。
祖可法心直口快:「大王您不會是中了西洋紅毛番的毒,改穿和他們一樣的衣裳。」
「什麼中毒?打仗豈是兒戲。」
楊承應無語了,「我這樣做,一是要解開將士身上的束縛,專心用好手中的槍。」
說著,他奪過白廣恩手中的槍,舉了一下。
他繼續道:「二是為了方便快速行軍,好的綁腿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節省腳力,跑得更遠,跑得更快。看書菈
第三,我可不打算拋棄你們說的傳統衣裳,而是在軍隊,絕對不搞華而不實的東西。
軍隊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用各種手段取得勝利!
沒有勝利做後盾,你再吹得天花亂墜,在別人眼裡就是個號喪時吹喇叭的貨。」
這一頓罵,把吳三桂等人罵得頭都抬不起來。
「大王別生氣,我等只是隨口說說,絕對沒有別的意思。」
祖可法站起身,抱拳道歉。
楊承應擺了擺手道:「我今天找你們來,就是從你們開始,全面換裝這種軍裝。我已經讓被服廠加班加點,儘快把主力換上。」
「大王,您從關內回來就很著急,四處巡視。」
胡有升問道:「莫非關內的局勢很混亂?」
「豈止是混亂,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跟著一起到過京師的吳三桂,說道:「朝廷已經摺了兩個親王,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胡有升還是第一次聽說,他有些詫異,吳三桂回來這麼久,居然一直沒提這件事。
楊承應察言觀色,說道:「這些事是我有意不提,以免引起人們的議論,更是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
入關,竟是不切實際的事?
有一部分將領想不通。
但更多的將領清楚,入關還不到時候,需要進一步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