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去世後,中原各路明軍失去了主持。
這一職務,本來最合適的人選是盧象升,或是洪承疇。
不過,當陳新甲提出他們的名字,都被崇禎否了。
否決洪承疇,原因很簡單。
崇禎已然懷疑洪承疇和楊承應關係不簡單。
至於盧象升,崇禎則另有一番考量。
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那是賊軍進入京師的必經之路之一。
崇禎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賊軍從山西進京怎麼辦。
所以盧象升動不得。
無形中,盧象升的職責已經從防範楊承應轉變成防範農民軍。
由誰來擔任主持圍剿農民軍的督師呢?
崇禎想到了一個人,三邊總督丁啟睿。
丁啟睿做督師後空出的位置,崇禎從詔獄提出傅宗龍擔任。
另外,擢升保定巡撫楊文嶽為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專事剿滅農民軍。
此外還差遣老駙馬萬煒攜楊承應捐的三萬一千兩銀子,以及一群官員和太監王裕民去了孟縣。
本來楊承應捐的是十萬兩,被崇禎找理由扣了六萬九千兩。
萬煒拿著這些錢,去安撫福王的遺孀和其他逃難的宗室。
一切安排妥當,崇禎仍是寢食不安,焦急地等待著各地訊息。
儘管他也知道不會那麼快有訊息,心中難免問道:
「闖賊現在在哪裡?獻賊又在幹什麼勾當?」
這時候,楊承應正在瀋陽第一被服廠,驗收由他親手設計、監督製作的新式軍裝。
隨著零九式步槍的大面積裝備,沉重的鎧甲已經不利於行軍,輕便的服裝提上日程。
再加上隨著蒸汽紡織機的大規模使用,布料的價格一降再降,設計統一著裝的物質條件成熟了。
已經回到侍衛處的白廣恩,身穿新式軍裝亮相。
近衛軍主要將領——吳三桂、祖可法、巴哈納、胡有升等,一起看新式軍裝。
白廣恩頭上戴的是狗皮帽子,上身穿的是灰色棉襖,下身穿著灰色棉褲,小腿上綁著綁腿,腳下穿的是布棉鞋。
腰間左右各掛著兩個皮做的長方形子彈袋,和一個行軍水囊,一個刺刀袋,一個匕首袋。
子彈袋裝的是用紙包著的米涅彈,作戰時拿出一包拆開外包裝,放回子彈袋。
再一支支拿出來,裝填彈藥,進行射擊。
手裡拿著武威零九式步槍,背上揹著行軍囊和一卷行軍被。
行軍囊裡裝著急需的藥瓶和縫傷口用品,以及飯盒、軍糧等行軍日用品。
看到這套軍裝,眾將驚呆了。
祖可法小聲問道:「大王,這就是您設計的新軍……裝,請問鎧甲在哪呢?」
「步兵不用鎧甲,只騎兵使用。」
楊承應介紹道:「以後遼東軍所有的步兵,除炮兵外,都用零九式步槍。槍的射擊速度夠快了,距離也遠,不用擔心中箭。」
眾將一臉懵逼。
「而且,這套軍裝分夏冬兩季,夏天穿涼快,冬天暖和。」
為了配合楊承應的介紹,白廣恩把背上的卸下來,把一件棉大衣穿在外面,再背上東西。
「您的打算,用當年遼東軍水火二營的戰術,組成密集陣型,對敵人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