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葫蘆又起瓢。
眼看著農民軍在洪承疇打擊下,似乎得到了平定。
為防禦楊承應,崇禎把洪承疇調到薊遼。
沒想到,洪承疇剛走,農民軍再度起事。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攻克鄖陽府諸縣。
最近的訊息是,李自成似乎受到了張獻忠的排擠,揮師入陝西。
所幸被孫傳庭及時發現,堵截了李自成。
李自成被迫退回。
不久,又傳出李自成攻陷了夷陵。
張獻忠等在鄖陽府作威作福。
熊文燦著力圍剿,戰績一直不佳。
如今,李朝使者到來,訴說了楊承應的膽大妄為。
這讓崇禎感到身心俱疲。
他對洪承疇道:“洪愛卿,朕悔不該將你從陝西調走,致使匪患愈演愈烈,大有燎原之勢。”
“如陛下恩准,臣願再回陝西,率軍平定匪患。”
洪承疇說得慷慨激昂。
但他其實心裡清楚,崇禎不會讓他再回去。
崇禎調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他擔任薊遼督師,讓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是對北方防線的鞏固。
目的自然是防範楊承應。
又怎麼會讓他回陝西。
果然,崇禎擺手道:“薊遼也是大明重大幹系所在,朕尚需仰賴愛卿維護北疆安寧。”
說到這裡時,崇禎話鋒一轉:“洪愛卿,你方才說‘不方便當著百官說’,現在可以告訴朕了吧。”
“回陛下,臣之所以不當眾說,是因為箇中細微之處,不方便對外人言道。”洪承疇道。
“朕知道,所以單獨見你。”
“陛下,其實李朝一事大有學問。楊承應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幹出的事,李朝之事,只是其中一環。”
“這個,朕也清楚。和楊承應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對他的習慣還是有些瞭解。”
崇禎說道:“你前些日子帶來的奏疏,朕也認真看過了。朕猜測李朝的事,與招墾令有關吧。”
“陛下聖明。”洪承疇道,“沒有消滅韃子之前,遼東鎮已有戶口一百三十萬戶,又得到韃子十餘萬戶。
遼西、遼南和遼東部分土地,已經不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