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勉為其難了。”湯若望笑著說。
“那好。您跟我來,挑選合適的工人。我來一步步教給你們,怎樣製造硫酸。”
“好的。”湯若望興奮地說。
“這樣似乎不太快,如果是選的人太多,都放在一邊,顯然非常的不合適。”
宋應星建議道:“我們要不把晚上也充分利用起來,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這個主意好。”楊承應點頭贊同。
“既然是這樣,乾脆把其他不在我名下的也叫上,一起上課。”
湯若望也提議道。
楊承應卻搖了搖頭道:“場地有限,施展不開。而且我們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實處,沒有一口吃成胖子的道理。”
湯若望這才點了點頭。
楊承應和他一起挑選了工人兩千名,提前安排好崗位。
他們白天學習製作硫酸,晚上再聽楊承應講安全生產的知識課。
這叫理論先行。
這座位於朝陽縣東南、緊挨著大淩河的小廠,被楊承應取名叫大溝化學廠。
大溝是地名。
這個廠子,可不只是生產硫酸,還要開始學習生產硝酸。
就在工人們懵懵懂懂的,跟著湯若望和跟著楊承應制作裝置的技術員學習硫酸的時候。
楊承應開始帶著一些人,製作硝酸。
所有的烈性炸藥,都是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在加入別的化學物質之後產生的反應。
所以,硝酸同樣重要。
楊承應改用陶瓷做的大缸,在缸體外糊上一層耐火黏土,用陶瓷盆封閉缸口並用小火加熱。
靠著這套裝置,製作出來的是濃硝酸。
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如何用土辦法對棉花脫脂,在脫脂後,如何將其製作成火棉。
都是一道道巨大的難關。
製造出無煙發射藥,意義是巨大的。
他將促成槍械的第一次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