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沒有露面,而是坐在珍珠做的簾幕後。
現場所有人都起身,目送公主坐下,這才紛紛坐下。
會場上,戚少保的《凱歌》再次響起。
這首歌已經流傳好幾年,不只是遼東士兵,遼東百姓很多都會唱。
他們跟著唱起來: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歌聲完畢,范文程站了出來:
“請大帥檢閱遼東軍民。”
古代沒有話筒,無法聽到很遠距離的聲音。
這也有辦法。
每一段距離就會有個報幕員。
他們拿提前準備好的稿子,用解說的口吻,告訴附近百姓發生了什麼事。
當楊承應身著戎裝,騎著白馬現身時,整個會場響起了一片歡呼。
楊承應一手擎著韁繩,控制馬匹速度。輕輕揮手,向歡呼的百姓致意。
到了軍隊面前,他拔出佩劍,豎在眼前:“將士們辛苦!”
“忠誠!”士兵齊聲回應。
從每支隊伍面前經過,直到尾巴。
楊承應收劍回鞘,雙腿夾馬腹,策馬狂奔回點將臺。
“軍閱開始,標兵就位!”
扛著小旗計程車兵邁著整齊的步伐,率先進場。在事先準備好的標記上分別站立,每隔幾步站一個士兵。
並把旗子插在地上。
“請全體起立,讓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那些為一方太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勇士!”
“騎兵出陣!”
一隊騎兵緩緩出現,每人手持一杆大旗,大旗的底端按在馬鐙上面,隨著馬匹的移動,大旗高高飄揚。
每一面騎上都用針線繡著陣亡士兵的名字,也包括為就他人而英勇現身的普通百姓或官吏。
軍樂團高唱“國殤”,呼應這些英魂。
觀眾席中,有一部分家屬就是聽說自己的親人會出現,所以專程趕來。
他們認真盯著旗子上的名字,看到自己親人的名字,登時傷心流淚。
“請坐下,正式開始軍閱。”
伴著范文程的聲音,孟喬芳率領第一師出現。
幾百立下功勳計程車兵,邁著步伐,踏得土地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