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此時還年輕,雖然聰明機警,還遠沒有到後來老謀深算的地步。
自然看不出這恩典背後的“禍事”。
福兮禍所依,朝廷這麼大的恩典,哪是輕易能享受的。
“我朝慣例,以文制武。如今我升了金州鎮,肯定要重新委派一名文官前來,擔任監軍。”
楊承應不無遺憾的說道:“朝廷是不會讓方巡按待在金州了,這只是其一。”
“方巡按對將軍多有寬容,他一走,新來的文官未必能像方巡按那樣寬容。”
耿仲明眉頭微皺,開始琢磨出其中奧妙。
“正是。其二,同樣按照慣例,還要派一個監軍太監,你想,魏忠賢會不趁機安插自己人?”
楊承應嘆息地說道:“來了兩個‘小鬼’,叫我怎麼放心離開金州鎮一段時間。”
“確實棘手。”
耿仲明點了點頭。
忽然,他嗅出了楊承應話裡有話:“將軍要離開一段時間?”
“去旅順港督造大船,出海!”
楊承應笑著拍了拍耿仲明的肩膀。
鑄炮這種事,有孫元化和茅元儀在,楊承應完全不操心。
他心心念唸的事,只有造大船,出海。
開門,送貿易!
“能帶上屬下嗎?”耿仲明一臉興奮地問。
“當然帶你。隨我出去見識這世界的廣闊無垠,將來絕對能派上用場。”楊承應笑道。
“太好了。”耿仲明抱拳道,“謝將軍栽培,屬下絕對不會辜負將軍的期望。”
“把范文程,鮑承先,江朝棟,尚可喜,彭簪古,許尚,孔有德叫來,我就在這裡見他們,交代一些事。”
“遵命。”
耿仲明退出房間,轉身去辦楊承應吩咐的事。
他走後,英娘命人把火盆換個大的,把門口的門簾也取下來換成了動物毛做的厚門簾。
椅子搬來幾把,放在火盆的四周。
楊承應全程沒說一句話。
這些事,交給英娘處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