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魏忠賢的橫插一槓,讓徐光啟意識到朝局的複雜,遠超了他的預期。
儘管估計首級賞賜難兌現,徐光啟還是把這事告訴了天啟皇帝。
朱由校笑道:“你放心,前線將士拼死獲得的首級,朕是不會虧待他們。”
徐光啟趕緊謝過皇恩。
不久,兵部勘驗首級的工作完成,全部驗收合格。
再加上徐光啟作證,楊承應的名聲開始從勳貴圈子,進入朝廷大臣的視野。
朱由校召首輔葉向高、魏忠賢到殿,商議賞賜問題。
“兩位賢卿,金州軍這次取得重大勝利,朕心甚慰,準備重重賞賜,賢卿以為如何?”
朱由校問道。
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親信太監,都是左膀右臂。只要和他們商議出結果,基本上沒問題了。
皇帝話音剛落,葉向高便道:“陛下聖明,金州軍作戰勇猛,楊承應指揮得當,理當重賞。”
葉向高支援,我就反對。
不等皇帝開口,魏忠賢駁斥:“陛下,老奴以為不妥。楊承應自天啟元年至今,始終不肯接受朝廷官職,其心難測。
另外,據錦衣衛密報,巡按方震孺也沒起到節制作用。”
“魏公公,現在討論的是賞賜問題。”
葉向高及時打斷:“有功者賞,有過者罰。遼西大敗,已經罰了一部分人;金州大捷,卻不賞一部分人,叫人難以信服。”
“據邸報所寫,楊承應全軍龜縮在城池裡,沒有出擊,這也算大捷嗎?”魏忠賢毫不退讓。
“奴酋以四旗和火器部隊,幾萬大軍來攻打鎮虜城,而楊承應手上只有人馬數千,如何出城迎戰。”
葉向高也據理力爭。
“行了,你們別吵。”
朱由校制止兩人。
這段時間,只要一討論事情就是吵架,把他的腦袋瓜都吵疼了。
葉向高和魏忠賢都低下了頭,不再發言。
“葉愛卿說的對,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朱由校朗聲道:“著內閣擬旨,授楊承應為都督僉事,充任金州鎮總兵官,賜威遠伯爵。”
魏忠賢和葉向高都吃了一驚,都沒料到皇帝這麼大手筆。
特別是魏忠賢,心裡頓覺奇怪,陛下事先怎麼沒和我商量啊。
朱由校又問:“對了,楊承應今年多大?有沒有家室?家裡還有什麼人?”
這下可把葉向高和魏忠賢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