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廣州府東莞縣人。
因其父袁子鵬是木材商人,在廣西平南做生意,於是,袁崇煥自幼在廣西平南長大。
少年時應童子試,因違背了“在原籍考試”的原則,沒有透過。
於是,袁子鵬找到了定居廣西藤縣的哥哥袁耀祥。將袁崇煥改籍廣西藤縣參加考試,獲取了童生身份。
二十三歲時,袁崇煥考中舉人,此後便是四次會試落榜。
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薩爾滸之戰的同年,袁崇煥考中了進士。
次年,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天啟二年,袁崇煥被御史侯恂破格提拔,在兵部任職。
廣寧被後金軍攻陷,熊廷弼和王化貞遷百姓入山海關。遼東局勢到這個地步,很多人都不敢去遼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就在這個時候,袁崇煥站了出來。
他單騎前往山海關,巡察山海關的情形,得到了第一手的情報。
回來後,被朝中御史侯恂賞識,並且極力舉薦。
於是,袁崇煥正式被任命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
出發前夕,他趕緊拜訪熊廷弼,希望瞭解更多關於遼西的情報。
看了袁崇煥的名帖,熊兆珪確定眼前之人,正是前幾天單騎閱關的袁崇煥。
“袁公在這裡等我一會兒,容我去稟報父親。”
“有勞大公子了。”袁崇煥拱手道謝。
熊兆珪還了禮,轉身進府。
他快步來到書房,問道:“父親,孩兒方便進來嗎?”
“進來。”
熊兆珪進書房,看到父親正在往信封裡裝信,便停下腳步。
等父親把書信密封好,交給送信的下人,熊兆珪才上前:“父親,門外有人想要見您。”
“見我?誰!”熊廷弼問。
“新任山海關監軍袁崇煥。”
“袁崇煥?就是那個孤身前往山海關探查情況的袁崇煥?”
“正是。他說,出發在即,想見一見您。”
熊廷弼沒有馬上答應,他有些猶豫。
在袁崇煥之前,有一個高談闊論,實則草包的王化貞,讓熊廷弼對於這一類人有些猶豫。
他轉念一想,自己下詔獄是必然之事,可遼西不能就此放棄。
“派人去請袁崇煥到書房,我要在這裡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