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好說話的,只有他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人了。
不料,楊承應大手一揮:“事關百姓生計的錢怎麼能省。我還要撥銀子在島上修建蓄水池,改善灌溉環境。”
“難道說,朝廷要撥餉銀來了!”耿仲裕臉色一喜。
上一次朝廷幾十萬兩銀子,讓耿仲裕感覺手頭寬裕了不少。
楊承應笑道:“你別問,等著收錢就是了。”
說完,他扭頭對尚可進道:“從今天開始算起,紡織廠的布一匹都不往外面賣,都給我屯著,我自有用處。”
“屬下明白。”
尚可進抱拳說道。
“明年極有可能是大災之年,我把話先放在這裡,這是考驗你們是否會花錢的重要時刻。
市面上,糧食價格如果過低,你們要及時收購補倉。如果糧食收購價格過高,你們要及時投放市場,穩定糧價。”
糧價是金州鎮的根本,關乎幾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不容絲毫閃失。”
楊承應談到穩定糧食價格的重要意義,這對於他們來說,還是頭一次聽說。
耿仲裕雙眼冒光,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
其他人則懵懵懂懂,甚至一頭霧水。
楊承應只好耐心的解釋道:“百姓靠賣糧食賺錢,購買生活物資。糧食價格低,他們賺的錢少,購買力變弱,經濟就起不來。
糧食價格過高,百姓把糧食都拿出來販賣,導致家中存糧不多。一旦出現意外,又得靠咱們開倉放糧。”
這麼一通解釋,他們還是半知不解。
楊承應想了一下,只好道:“總之,你們必須時時溝通,把糧食價格穩住,不要價格一下子高上天,一下子跌到谷底。”
幾人面面相覷,反而都不敢接過話茬。
部下自行溝通啊,這是上級能允許的事嗎?
看他們的表情,楊承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該組建一套班底,每人專管一項,作為自己和這些地方大員溝通橋樑。
否則事事靠請示,或者是不請示靠他們自覺溝通,都事倍功半。
人才啊,真少!
楊承應再次感覺麾下人才的匱乏,必須想辦法引進更多的人才。
“這事,容我再想一想。”
楊承應說罷,轉頭看向耿仲裕:“從明天開始,你要緊盯著江南一帶的糧食,隨時收幾船糧食到金州鎮。”
“大帥,銀庫空了一些,糧庫沒空的。”
耿仲裕問道:“要不再建一些?”
楊承應搖了搖頭道:“建也得建在歸服堡,但是現在用不上,以後再說吧。”
歸服堡的糧食靠金州城的糧庫,而不是旅順港的糧庫。
而在古代,道路還沒修好的情況下,運糧是一件損耗極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