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放心,這絕對是一樁大買賣。額……在下只求事成之後,大帥能分在下一碗殘羹剩飯就足夠了。”
“你說,如果買賣夠大,我不會虧待你。”
這時,親衛端來兩杯熱茶。
一杯放在楊承應案頭,一杯給王紹勳。
王紹勳握著木杯子,熱氣撲打他的臉上,欲言又止的神情變得霧濛濛。
楊承應低頭喝一口熱茶,抬頭道:“你不肯說,是嫌我沒給你說清楚好處?”
“不是,只是在下心裡沒底。”王紹勳連忙陪笑道。
“我這個做事一向快人快語,從不拖泥帶水,如果你覺得能談就告訴我,否則請回吧。”
楊承應拿起一份名冊,就要細看。
王紹勳見此情形,把牙一咬,說道:“好,我信大帥一回。”
楊承應抬頭看著他。
王紹勳趕緊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前不久李朝大將李適找到在下,說他遭到朝廷不公待遇,想舉兵往王京討個說法。
特邀請我率軍同往,事成之後,給在下五萬兩白銀的報酬。”
五萬兩是王紹勳吹牛,實際是李適給他一萬兩,外加一些糧食。
為了能拿的更多,王紹勳撒了無傷大雅的謊。
楊承應一聽,便知道這是李朝“仁祖反正”後,因利益分配不均而爆發的內禍。
根據歷史記載,李適自認為立下大功,不應該居於第二等功勞,哪怕是第二等功勞的頭一名。
另外,他和頭等功臣金瑬不和,又對出工不出力的訓練大將李興立騎在他頭上也頗有微詞。
更令他感到不滿的是,他的兒子居然不在功臣名單之列,弟弟也是如此。
再加上當時出鎮西北是一件苦差事,因此怨念更深,最終圖謀不軌。
事情最終被都元帥張晚平息。
“這算什麼大買賣?”楊承應故意嫌棄道。
“算,當然算。”王紹勳忙道,“大帥將此事告知李朝,李朝信大帥,等到此事平息,大帥定能得到豐厚的報酬,到時候……嘿嘿,在下也可以分一杯羹。”
原來就這點出息!
楊承應不放心,又問:“就這?”
“是啊。”王紹勳一臉懵逼。
“虧你是參將,見識只有這麼小。”
楊承應大拇指按在食指下面一點點,比給王紹勳看:“且不說李朝未必相信功臣謀反的言論,就算是信,他們也不敢猝然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