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虜城裡,府衙小小的,楊承應總兵府邸小小的,安置貴客的館驛小小的。
最大的是學堂和兵營。
到了府門前,眾人翻身下馬。
張景嶽整理了一下衣冠,這才在楊承應帶路下,走進學堂。
門前一副對聯,乃是諸葛武侯流傳後世的經典名言: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進入學堂,第一眼便看到庭院中間立的孔聖人石雕像。
張景嶽上前,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
楊承應跟著拜了拜,然後給張景嶽帶路。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童稚的讀書聲飄來。
“聽說您這裡按級別學習,這是怎麼回事?”張景嶽邊走邊問。
“五歲孩童入學,發矇一年,再正式讀書,每一年算一個年級,五年後,進入中等學堂繼續學習。
每個年級學習相應的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怎麼不教授四書五經,而是教一些雜學?”
在張景嶽看來,四書五經,考科舉,才是正道。
“有的。漢文課,就是教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
楊承應笑道:“遼東窮鄉僻壤,考科舉都沒人。教他們考科舉,不如教一些經世致用之學。”
“雜學雖然好,但聖人之道才能矯正自身,教化世人啊。”
張景嶽極為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以及對楊承應這樣教的意見。
楊承應虛心接受,改是不會改的。
從初等學堂,到中等學堂,再到高等學堂。
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到高等學堂時,張景嶽眼尖,發現了在裡面聽課的許靖。
而老師居然是一個紅頭髮的女人!
他知道葡萄牙人,卻沒見過葡萄牙女人。
整個人驚呆了,看了好半天。
“這是什麼課?”
張景嶽聽了一會兒,愣是沒聽懂。
楊承應解釋道:“這個班叫航海班,茫茫大海之外的事情。這裡出來的學生,要麼打算去當水師,要麼去航海做生意。”
女老師是在這裡的一個葡萄牙教官的妻子,精通漢語。
楊承應把她留下,教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