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如果可以,誰不想好好的活著。”劉伯漒感慨完,又問:“貴方準備好了嗎?”
“戰船八十艘,運百姓的商船三百艘。”莫麻子道。
“夠了,這麼多船夠了。”
劉伯漒清楚,所謂十萬十三山義軍,經過這麼長時間以來的折損已經不足三萬。
三百艘船可以運走一半百姓,綽綽有餘。
這裡,他不得不感慨楊承應的大手筆。
利用蓋州吸引建虜注意,迫使主持大局的代善不得不分兵,造成十三山驛圍困的薄弱。
再和他合作,利用偷偷給義軍送糧食的機會,把突圍的訊息送進去。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劉伯漒之所以不像郭肇基那樣,一是因為帶兵打仗,他壓根就不會啊,天分都沒有。二是,能趁機跟著楊承應吃香喝辣,比後金舒服多了。三是,曾經是大明的臣子,能迴歸大明,何樂不為。
因此當莫麻子的人找上門,劉伯漒在確認身份後,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只是連他都沒想到,臨門一腳的時候,會是監軍親自前來。
而且這監軍一副鄉下老農的樣子,太不可思議。
當天下午,代善視察兵營,回到自己的帥帳。
就聽帳外有士兵議論:“好美的天。”
他走出來一看,但見殘陽如血,美中帶著一股肅殺。
這裡本來只是明軍一個普通的邊堡,卻因為一群饑民而鬧得沸沸揚揚,頭疼不已。
“這霞光真美啊。”
不知何時,劉興祚來到代善的身後。
如果不是關係不一般,親兵早把劉興祚攔下了。
代善笑道:“是很美,我曾經聽人說,天有異象代表出現神奇的事情。”
“確有其事。”劉興祚心頭想起了什麼,“難道這紅霞是在送別山上那群可憐的百姓。”
“可憐?愛塔,你又悲天憫人了。”
代善說道:“當年大哥和我隨父汗三天餓兩頓,還有舒爾哈齊叔叔,帶著一百人大軍東征西討,就不可憐。”
劉興祚投靠努爾哈赤很早,知道這些故事,嘆了口氣。
“你不知道,以前大明壓根不把我們放在眼裡,貂皮、鹿茸和人參等,都是低價收購,高價賣給京城那幫蠢貨。”
代善至今想起來就憤憤不平,“還有我的爺爺、太爺爺都是怎麼死的。說起可憐,天下就沒有不可憐的人。包括你!”
“包括我?”劉興祚楞了一下。
“天天感慨,心裡能不受到折磨,還不可憐。”
聽了這話,劉興祚苦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