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努爾哈赤攻佔廣寧,強行遷徙百姓到遼東,引起了整個遼西的普遍反抗。
其中,以十三山驛最為激烈。
他們在遼東大俠楊三的帶領下,數次成功抵禦攻打十三山驛的後金軍。
導致被剿滅的其他義軍都慕名而來。
十三山義軍聲名更大。
努爾哈赤親自帶人圍剿,都失敗了。
臨行前,努爾哈赤讓代善主持這裡的一切事務,同時指出應該放火燒山。
然而還是用處不大,最終只能把敵人圍困在山上。
雙方這麼耗下去。
代善心裡有一本賬,等到山上的反賊都餓的差不多,就可以一舉剿滅。
果不其然,很快傳來訊息說,山上不少人啃樹皮,吃樹根。
得知這一訊息,代善確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兵了。
事實證明,也的確用不了多久,一晚都不到。
就在紅霞滿天的當晚,義軍開始突圍。
正在休息的代善,聽到探馬來報,反賊朝著劉興祚防守的方向發起猛攻,不計生死的那種。
“這是知道我軍兵少,準備放手一搏。”
沒等代善起床,又一個哨探來報。
“大貝勒,有一股數量不明的反賊從山上朝我軍衝來!”
哨探說完就退下了。
代善趕緊起床,傳令諸將:“不要慌,這一路是牽扯之敵,目的是為朝西逃的反賊爭取時間。”
他讓諸將穩住陣腳,抵擋這股餓得快沒氣兒的反賊,自己則騎馬率領親衛趕往支援劉興祚。
還沒走到,一匹探馬來報:“大事不好,反賊從山上衝向南邊去了。”
“南邊?劉伯漒的地方?”
代善吃了一驚。
疑問太多了,怎麼三面突圍?按理說,一到兩面就應該是他們的極限。
是什麼讓他們這麼玩命?
只有一個解釋,有人接應。
代善最先想到的是劉興祚那裡,正攔著通往遼西的路,極有可能遭到明軍從背後的偷襲。
“快,隨我去支援劉愛塔!”
代善揚鞭拍馬,帶著親衛飛快地馳援劉興祚。
他到的時候,現場一片悽慘。
無數餓得只剩皮包骨、破衣爛衫的百姓,像發了瘋似的朝劉興祚陣地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