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應待在明軍的右翼,對陣敵人的具甲重騎兵。
他手持騎槍,望見敵人的身影,大聲道:“將士們,勝負的關鍵就在於我們。
諸位隨我的帥旗,對敵人發起衝鋒。
是父母妻子為你們的英勇犧牲而哭泣,還是選擇讓他們忍受敵人的羞辱與屠戮,就在這一刻!
隨我衝!”
楊承應一馬當先,後面跟著七個護旗手,確保帥旗不倒。
蘇小敬跟著喊了一聲:“衝!”
騎兵呼嘯著,衝向後金軍。
這些日子,蘇小敬可不是歇著,而是給自己騎兵換上了打造好的具甲。同時把中軍一千多人和部分會騎射的逃難蒙古人,都訓練成具甲重騎兵。
至於作戰馬匹,都是從邊境和朝|鮮境內購買。
已經從以前的兩千多人變成了三千人。
孫得功這個中軍統帥,逐漸轉型成了祖天壽的監軍。
兩支具甲重騎兵如兩群野狼碰撞,立刻綻放出殺戮的美豔。
特別是楊承應這裡,立刻遭到了敵人數倍的圍困。
公孫晟等人率領親衛奮力廝殺,突破重圍保護楊承應。
然後,他又被圍住了。
來自蒙古的副統領桑噶爾寨瞅見,又率領騎兵破重圍,成功與公孫晟匯合。
雙方如野狼對陣猛虎,各自使出看家本事。
楊承應手持騎槍,揮師猛衝,敵人的鮮血濺滿一身。
由於他的騎槍長二丈三尺,揮舞起來,前方無人能近身,不少被他挑死。
雙方旗鼓相當,打得難解難分。
而在中路,後金軍冒死連續填了兩道壕溝,土不夠就拿死去的人填坑。
火炮依舊發著怒吼,開始轟擊緩慢行進的後金軍步卒。
同時,尚可喜指揮火器部隊和女兵,對敵人用鳥銃射擊。
砰砰砰!
一陣陣黑煙嫋嫋升起,伴著火炮巨大的轟鳴聲,和鳥銃特有的聲音混雜在一起。
炮灰哪有上好的甲冑,紛紛中彈倒地。
到了巴牙喇護軍,鳥銃就有點打不穿他們的護甲。
但這不意味著他們不用擔心,都舉起盾牌,抵擋鳥銃射擊。
他們開始朝著第三道、第四道壕溝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