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葉向高明白了,這本邸報是被魏忠賢半路截胡,存心要把這件大功據為己有。
“既是陛下有旨,老臣自當遵照辦理。”
想著沒必要在小事上面起爭執,葉向高拱了拱手,便回到自己的桌案,伏案疾書。
很快,一份旨意便草擬完成。
葉向高在上面簽字,蓋上內閣大印。
魏忠賢一揮手,一個小太監捧著一方寶印上前,緊挨著內閣大印蓋了印,勾紅,署名。
“拿去傳旨,速度要快。”
魏忠賢吩咐小太監。
“小奴遵命。”
小太監將聖旨放入寶匣,離開了。
但魏忠賢沒有離開。
“這只是一件事,另一件事,葉大人是不是也該火速辦理。”
“魏公公所指‘另一件事’指的是?”
“少裝蒜,當然是熊廷弼的事!”
“熊廷弼的事需要謹慎處理,各方意見有很大不同。”
“哼!你葉大人以前不是最反對熊廷弼,今天居然保他!”
“魏公公別誤會,老夫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沒有,就趕緊安排三司會審,陛下等著急了。”
“這……”
葉向高有些為難了。
按理說,熊廷弼丟失遼西大片土地,罪在不赦。可這裡面有許多的細節需要探討,實在罪不至死。
兵部聽信王化貞之語,認為建虜不足為懼,連楊承應以區區數千兵丁都能收復蓋州,而厭惡熊廷弼的先守後戰。
在派發糧草時,全都給了王化貞。導致熊廷弼處處受制,只能悲哀的退到山海關,麾下僅有數千兵丁。
倉皇逃入山海關是大罪,可誰也沒本事靠幾千兵去收復那麼大一片土地。
對於這些解釋,魏忠賢通通無視,只道:“陛下已經厭惡,如果內閣再不妥善解決,你這個首輔怕是要做到頭了。”
“這,唉!老夫會盡快完成相關準備工作。”
葉向高有些頂不住壓力。
“希望這是咱家最後一次來催你,別讓咱家失望。”
“老夫知道了。”
得到準信,魏忠賢這才滿意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