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由自在慣了,不想去吃那份苦。”
“海上去時間太長,捨不得咱家婆娘。”
“孩子養這麼大,去海上闖蕩又辛苦又不賺錢。”
“我們孩子還太小,不合適出海。”
農家院子外,百姓們七嘴八舌,向楊承應猛倒苦水。
總之,不會同意自己孩子去當水師。
說得莊長都害怕了,生怕楊帥會突然翻臉,一個勁兒的偷瞄楊帥的臉色。
其實,楊承應並沒有生氣,而是認真的傾聽,心裡已經掌握了他們的心態。
絕大部分的意思,出海不是不行,一兩次可以。但是當水師經常要出海打仗,落葉歸根都做不到,只有走投無路的才參加。
至於什麼觸怒龍王之類的話,極個別人的想法。
楊承應起身:“諸位的想法,我都已經知道了。關於月餉可以再商量,這等我回去商量後張榜更正。
至於你們擔心的其他問題,我可以做個解釋。
比如這位大哥提出來的,餉銀領的問題,當然是本人領。不過凡是參加水師,隨船出海,會一次性發放三個月的月餉。
還有擔心婆娘跟人跑的問題,士兵的家屬有專門的住處。
誰敢欺負她們,就是欺負我楊承應,直接扔海里餵魚。”
後面解釋了幾個問題,又開始宣傳開拓海疆的好處。
比如,保護自家運輸布匹的船隻,消滅可能的海盜侵擾。
對於保護運輸船隻,百姓們沒有多大的感受。
但是消滅海賊,他們是有切身體會。
在楊承應治理之前的金州,經常遭到來自西北,西南方向的海賊襲擾。
一個個本來就是窮鬼,靠海吃飯,被海賊搶了糧食,女人和孩子更在搶劫之列。
往事不可再提,一提都是血與淚。
“楊帥要擴大水師,將來我們要搗毀海盜的巢穴,替以前死的鄉親報仇。”
小年輕說道:“如果沒有楊帥,我們能有今日安穩的日子?可是安穩的日子才過幾天,我們就忘記過去了!”
他娘被他問得說不出話來。
其他百姓也是一樣。
“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
楊承應輕拍小年輕的肩膀。
“嚴三兒。”小年輕低頭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