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金州鎮的人口計算,招兵是很容易的事,但召水師難。
金州鎮兵丁在編一萬兩千多人,人口在編六十萬,加上朝廷撥發的餉銀,以及營商所得計算,兵民比例接近於1:75。
這個比例不算高,按照承受力來算1:60,還可以再招一兩千人的樣子。
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這不算包袱。
而且當兵待遇好,頓頓吃飽飯,這對於餓了很多年的遼東百姓來說,真是一件美差。
就算是為國捐軀了,撫卹也不少,夠他們過上好幾年。
因而,當楊承應一開始貼出榜文的時候,都以為是招兵,踴躍的參加。
得知是招水師,卻都不願意了。海上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讓這些帶著樸素想法來的百姓,望而卻步。
連續三天,一個都沒招到。
“楊帥,咱得想想辦法才是啊,否則,我這個新任的水師統領就是個光桿。”
已經是水師統帥的耿仲明,給自己的水師取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霹靂營。
可惜連續三天沒人來面試,讓這個霹靂營統領鬱悶壞了。
“哦,不對吧。”
楊承應擱筆,打趣他:“我不是把以前沈得功麾下水師三百人分給了你,還給你十幾個葡萄牙水手?”
“您是給了我這些人,可他們都比我懂,鬧得我好沒面子。”
耿仲明低著頭說道。
鬱悶之外,又加了一層挫敗感。
楊承應笑道:“你呀,總是想走捷徑。一開始急哄哄的,要我組建水師營,你陪著胸脯保證,不消三日能滿編,怎麼著,受到了打擊吧。”
“那些老百姓奇了怪,一看到榜文都來了,一聽說招水師又都一鬨而散。”
耿仲明說道:“一幫貪生怕死的傢伙。”
“嗯?”
聽到楊承應的哼聲,耿仲明沒敢再說下去。
楊承應起身:“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要不經過調查就發言,對事情進展毫無益處,對自己也沒有好處。知道嗎?”
“知道。”
耿仲明抬頭看到楊承應離開了書桌,忙問:“楊帥,您這是要去哪裡?”
“你不是說‘那些老百姓奇怪’嗎?”
楊承應取下馬鞭,“我陪你到下面走走,問一下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耿仲明快步到楊承應面前,一臉不好意思:“楊帥,這事何須您大駕,我自己去了解。”
“你跟著學,以後統帥水師要體恤部下,否則茫茫大海是非常危險的。”楊承應一臉嚴肅地說。
耿仲明鄭重的點了點頭。
時值正月下旬,雖然沒有下雪,但寒風呼呼,吹打人的臉龐。
楊承應帶著耿仲明,吳三桂及數名喬裝的親衛,騎馬離開了旅順港,去附近村莊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