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自苧羅(15)
宮韞面色卻似忽然想到什麼一般,一瞬極凝重,
“出戰,自是義不容辭,只是……”
一個書生道,
“宮將軍,您若是有難處,還請相告,我們必以最大能力助您。”
“是啊,咱們這麼多人,總能想想辦法。”
“宮將軍,您快說吧。”
宮韞面色不忍,無聲地嘆了一口氣,沉重道,
“到底是害怕渡江焚船,鳥盡弓藏。宮家之所以被貶,是因為匈奴戰休,宮家無用了,更因為聖上……”
宮韞終究是未將剩下那半句話說出口。
他只道,
“一時用,一世休,只怕歸來時,宮家便活不了了。”
他的手微微顫抖,一雙眸中的情緒卻半分不作偽,宮韞似乎能見從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宮錦宮大將軍,拿著紅纓長槍,一身紅披風在風中飛揚。
宮韞的語氣帶了幾分無奈卻憤怒的悲哀,聲音淺淡,
“我亦非宮大將軍,宮大將軍早已死去,這樣的悲劇,我只怕再度發生。”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怔。
聽不見忙詢問宮韞所言,卻都不由自主變了面色。
年少些的不明白宮韞在說什麼,年長的人們卻一瞬明白了過來。
眼前這位他們叫了許久的宮大將軍,原先並非宮大將軍。
早已逝去的宮錦才是。
而他們也是多少知道些內幕的。宮家當年在戰場上,實在無法抵擋,決定撤城,
而宮家三將歸來後,竟被抓進天牢裡,聖上口中說出的理由更是驚人,是通敵叛國,因為和敵國勾結,所以故意棄城。
當時引起了不小的波動,有人信有人不信,可事到如今,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宮家怎可能通敵叛國?若是宮家要通敵叛國,何必要沙場上搏命到奄奄一息才肯撤退,直接倒戈向敵軍不就是了?
更何況,宮家有何理由要通敵叛國,一國的太尉,護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三人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祖上太廟供奉,百姓敬仰,根基穩健。
而投身敵國,則必然被視作奸佞,受人鄙夷,毫無根基,無疑是在自討苦吃。
且宮家家眷全都在長安之中,若宮家就真的通敵叛國,難道就不怕通敵叛國之後,家眷遭難麼?
這其中利弊,顯然是明擺著的,宮家除非是瘋了才會有這般冒險且不利己的舉動。
如此一來,說謊的,便不是從始至終都說自己未曾叛變的宮家,而是陛下。
陛下在編造罪名,栽贓宮家。
知曉過往世事的眾人不由得一怔。
為什麼,為什麼陛下竟這般作為?
宮家曾經自己擇了權宜之計,退兵棄城,盡最大力儲存實力,留下了翻盤的可能。那時,尚且是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