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夫大吳與大漢互為盟國,陛下這也是為了討賊大業。正如去歲,若是我大吳有鐵騎,便可西破襄陽,東取合肥。”
“介時我大吳自南向北,大漢自北向南,說不得,此時已經會師於大河邊上。”
“呵!”馮大司馬一聲冷笑,“你不說去年還好,一說起這事,我還一肚子火呢!”
說著,他駢著雙指,指向秦博,提高了聲音:
“你們吳國那位陸上大將軍,約我夾擊荊北賊人,看在大局的份上,我如約領大軍而至。”
“誰料到他倒是好算計,讓我吸引賊人主力,自己卻趁著襄陽空虛,領大軍襲而取之。”
“我大漢費了多少錢糧,還給你們吳人租送兵器,借送錢糧。到頭來,你們的上大將軍倒是立下驚世大功了,我呢?”
“你們吳國的上大將軍,使得好一手計謀,讓我大漢空費錢糧軍馬,而他安受其利,恐於理未順吧?”
秦博聞言,就是有些訕訕:
“大司馬說的這是什麼話?大吳與大漢併力討賊,何分你我?再說了,當年兩國盟誓,約定平分天下,荊州本就屬我吳國,難道大司馬忘了?”
馮大司馬聞言,頓時就是哈哈大笑,極盡嘲諷之意:
“我當然沒忘,我不但沒忘,而且記性還好得很!”
“若非我沒有記錯的話,昔日先帝創業時,同樣是與江東結盟,赤壁一戰後,你們江東卻以多費錢糧軍馬為由,向先帝討要荊州。”
“怎麼到了現在,你們卻又是這番說辭?”
秦博聞言,頓時就是臉色大變!
荊州一事,自漢吳重新結盟以來,對於兩國來說,是禁忌。
能不提,就最好不提。
此時馮大司馬當著秦博的面提出來,除了漢吳兩國的地位,這些年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之外。
更是可以看出,此時的馮大司馬其實已經是出奇地憤怒。
但見他似乎已經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口口聲聲說互為盟國,你們上大將軍就是這麼對待盟友的?”
“更別說你們吳國的上大將軍讓我領大軍在南邊討賊,北邊的司馬懿居然如同提前知曉了一般,好巧不巧地就立刻發兵上黨。”
“來來來,秦校事,你給我說道說道,這個事情委實是讓我疑惑久矣,煩請你給我解惑解惑?”
秦博登時就是滿頭冷汗,連聲辯解道:
“大司馬,這絕對是巧合!”
馮大司馬“哈”地一聲冷笑:
“若是換作別人,我自然相信是巧合,但你們那位上大將軍嘛……”
臉上浮起不屑之意:
“他可不是第一次了,當年他就是這麼利用我外舅的信任,這才導致外舅身首異處,到現在都不能好好安葬。”
“現在,”馮大司馬一隻手搭到膝上,身子微微向傾,冷冷地盯著秦博,“秦校事,你且如何證明,讓我如何相信這一次,他不是故意的?”
外舅?
秦博的心裡轉了好一會,這才反應過來,這是在說關雲長。
是了!
秦博聽到馮大司馬這個話,心裡勐地一震!
在那一剎那間,他感覺自己已經抓到了馮大司馬一反常態的原因。
馮大司馬可是關家的女婿啊!
一念至此,秦博更是想起來一件大事:
聽聞馮大司馬的大人,正是歿於夷陵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