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九年,有三個人給南方人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第一個是晉王朱棡,帶著錦衣衛將南方各省計程車紳宗族勢力,梳理了一遍,殺的血流成河。
兇名能止小兒夜啼。
第二個就是太孫朱雄英,不懼艱險陪南方人攻克血吸蟲,又安撫蠻夷解決隱患。
在南方百姓心目中,他的存在一度感超過了皇帝。
成了百姓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王者。
第三個自然是陳景恪,他發現了並找到了解決血吸蟲的辦法。
讓南方數千萬百姓,看到了曙光。
可謂是萬家生佛。
下半年,朱雄英和陳景恪將血吸蟲病,最嚴重的幾個省份,挨個轉了一遍。
每到一地都親自下到鄉村,去除釘螺第一線慰問百姓。
每到一地,都能引起當地百姓的熱情接待。
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萬民傘都收了不知道多少把。
上下一心,南方百姓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
很快就熟悉了血吸蟲病的成因以及防治之法。
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孩童,都知道喝熱水吃熟食,殺釘螺除害蟲。
捕殺釘螺的工作,也開展的很順利。
大江大河沒辦法,只能透過人為慢慢捕撈。
稍微小一點的條件符合的,就從上游截流然後捕撈,撒生石灰滅殺。
再小一點的,乾脆直接在旁邊新開一渠,將老渠填平。
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前世都用了將近二十年才完成治理工作。
這一世缺少各種機械,純靠人工只會更慢。
但還是那句話,有辦法總比沒有辦法好。
只要政策能延續下去,血吸蟲的危害就會一天天減少。
總有一天,南方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這個惡魔。
至於這個政策能否延續下去,根本就不用懷疑。
都列入南方管理考核了,沒人敢不上心。
況且這是朱雄英力主之事,是他的功績體現。
只要他還活著,就不用擔心這項政策被廢。
只要他的壽命能向老朱看齊,很多事情都不再是問題。
就在他們的滅蟲行動,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朱棡也在兩廣殺瘋了。
朝廷打擊地方士紳宗族勢力,從來都沒有瞞過人,也瞞不住。
朱棡在福建、江西和湖廣做了什麼,天下人都知道。
尤其是兩廣地區計程車紳宗族勢力,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正所謂唇亡齒寒,雖然朱棡還沒來兩廣,但照這個架勢早晚會來的。
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主動出擊。
他們先是聯絡朝中南方出身的官吏,讓他們想辦法阻止朱棡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