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們都記熟,陳景恪就說道:“去吧,在耽誤下去,時間就不夠了。”
那少年朝他深深鞠躬:“謝謝郎君,您是個好人。”
陳景恪笑著揮揮手,目送他們離開。
這個機靈的少年,給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但他並沒有詢問對方的名字,也沒有扮演老爺爺給予對方什麼大機緣。
揠苗助長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給他一點幫助,讓他賺取能力範圍內的錢,已經足夠了。
如果他真的有能力,早晚還有再見之日。
而且不要覺得賣報就沒有前途,等大明週報的名聲打出去,會有人主動在大街上等候他們。
一天賣個幾十份不成問題。
那就是幾十文錢的利潤,比好幾個苦力一天賺的錢都多。
而且賣報紙,本身也算是文字相關的工作。
真有心,慢慢學著識字,比普通人更容易出頭。
等小朋友們都消失在視線裡,陳景恪開啟報紙看了起來。
版面、內容之類的全都沒有變化,和上次見到的一模一樣。
區別是,紙的質量差了很多,摸上去明顯更加粗糙。
當然,變差也只是相對的。
用這玩意兒糊牆啥的,完全沒有啥問題。
報紙糊牆,也是曾經好幾代人的記憶啊。
油墨也少了清香,變成了單純的油墨味道,顯然也換成了最普通的那種。
但並不影響閱讀。
這才是地地道道的報紙啊。
且說那幾個少年,心懷忐忑的來到一處讀書人聚集之地,大著膽子吆喝了幾聲。
本來那些讀書人還不感興趣,甚至覺得他們有點吵。
等聽清楚週報是什麼東西,而且上面竟然有太上皇、皇上和太子的文章,當即就有人過來購買。
十一文錢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錢。
瞭解太上皇、皇上和太子的想法,有利於科舉和將來從政啊。
必須要買。
拿到手之後,發現內容竟然如此豐富,就更覺得物超所值了。
畢竟,平時買一本書需要幾十上百文,大部頭的書甚至要幾貫,幾十幾百貫的都有。
這份報紙的內容,比得上好幾本書了。
書上字型一般比較大,一頁紙沒幾個字。報紙採用的是蠅頭小字,排版也較為緊湊。
故而內容十足。
所以,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報紙真的是物美價廉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內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