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李世民突然道:
“這幫老一輩子的節度使大體都經歷過開元盛世,他們對大唐是有幾分複雜惋惜的情感的。”
李建成輕瞥他一眼,不在說話。
李淵則冷靜下來。
“朕聽懂了,你二人的意思是,等這批節度使陸續死去,他們的後代卻並非每個都繼承了祖上的才能和情感。”
“所以他才急著處理藩鎮,因為不能再任由下去了。”
“……但那些禁軍能不能打過那些邊軍啊?”
面對李淵的反問,兩人沉默了。
……
【公元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鎮節度使李寶臣病死,其子李惟嶽依照慣例向朝廷上表請求繼承父位,遭到唐德宗的堅決拒絕。】
【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河南節度使李納與李惟嶽聯合出兵,對抗朝廷。】
【唐德宗發兵討伐叛軍。】
……
大唐。
“也是苦了這孩子了。”
看著天幕,向來懂得感同身受的長孫皇后柔聲嘆息著。
李世民看著天幕,心中滿是無奈。
“對於李適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拒絕李惟嶽的請求,藩鎮必定會反,朝廷是否有能力平叛還是個未知數。”
“若是同意了他的請求,那河朔藩鎮便會繼續借用天子授予的名號招聚人馬,增長實力,藩鎮問題便更加難以收拾。”
“而站在李適個人的角度來看,拒絕意味著他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同樣的問題代宗已經同意過藩鎮的請求,即便這一次李適再度妥協,也無損於他皇帝的英明。”
“雖然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能有一分血性總歸是好的。”
“畢竟……如果藩鎮註定發起變亂的話,任命不任命又有什麼區別呢?”
……
【一開始的初期,大唐取得勝利,山南梁崇義和成德李惟嶽授首,克復二鎮。】
【魏博田悅重創,其部將紛紛投降。】
【朝廷又將成德轄地分割為三,削弱其勢力。】
【天下形勢一片大好,藩鎮割據馬上得到解決。】
【但有些飄飄然的唐德宗在論功行賞時毫不掩飾自己以藩治藩的想法,這導致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開始自危起來。】
【公元782年十一月,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聲勢大振。】
【同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與四鎮勾結反叛,自稱楚帝,從河北到河南皆為硝煙瀰漫,東都危急。】
【公元783年十月,唐德宗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經長安時,由於唐用人不當,士兵吃的飯菜都是些糙米和素菜,士兵不服,導致了“涇原之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