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銃,有效射程在50步左右,也就是50到80米左右,很適合騎兵馬上近戰,畢竟火繩槍是很難在馬上使用的。}
{由於能快速開火,還能連著三發,所以能對披甲敵人造成有效殺傷。}
{作戰時騎兵們的戰術是邊衝鋒邊發三記火銃,等這三發打完,也衝到了敵軍眼前,三眼銃也就變成了近戰的鐵錘。}
{就是這樣一支精銳,直接被祖承訓葬送了。}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看著一團慌亂最後俱滅的大明軍隊,一時說不出話來。
“泥濘難行,正是騎兵行軍的大忌。”
“這種小兒科的道理都不懂,難怪能一頭扎進包圍圈內。”
“只可惜了這些精銳騎兵了。”
李祖娥看不懂這些,只是柔柔的望向高洋,輕聲道:
“那倭國真的想用二十萬人就吞併大明嗎?”
高洋嗤笑一聲。
“做他的春秋大夢!”
“二十萬人,他連朝鮮都拿不住。”
“彈丸之地,拖都拖死他了。”
隨即又嘟囔著:
“打西邊那些蠻子都不止幾十萬了。”
“二十萬,怎麼想的……”
“真敢想啊。”
……
【初戰失利的訊息傳到京師,朝議為之震動。】
【萬曆決定採取大動作,任命兵部侍郎宋應昌為薊保遼東等處備倭經略,員外劉黃裳、主事袁黃贊畫軍前。】
【同時還任命正在寧夏平叛戰場的寧夏總兵李如松為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軍務,剋期東征。】
【又以應募的嘉興人沈惟敬為使者,出使日軍,要求日本退兵。】
【日小西行長要求以大同江為界。明朝予以拒絕。】
【十二月初八,宋應昌徵集近四萬明軍,分為三軍,於二十五日誓師東渡。】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部隊裡還有三千名戚家軍,是當年戚繼光留在薊鎮的浙江兵老底子,由原戚家軍將領吳惟忠、駱尚志帶領。】
……
大宋·真宗時期
酒杯剛碰到嘴唇,趙恆看到戚家軍三字愣了一下。
他猛得想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