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42年二月,元順帝下詔在全國頒佈《農桑輯要》】
【這是由元初名臣孟祺在世祖時代編著的農書,後又由暢師文、苗好謙修訂,內容引自《齊民要術》《士農必用》《務本新書》《四時纂要》《韓氏直說》等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分為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十門,是中國古代農書的集大成者。】
【元順帝將此書頒佈天下,作為全國農業的指導,使一些地區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如東北地區農業發展迅速,不但不再需要中央補助,還開始向朝廷輸糧,開創了東北糧食南下的歷史。】
【河南的水稻種植也大有進步,朝廷專門設立水庸田使司,專管其事,解決地方的糧食問題。】
……
武周。
武則天都能看出此時元朝是力不從心。
“錯的太多,改都改不完。”
“就差臨門一腳了。”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捋著鬍鬚,眼中閃過一絲讚歎
“不成想,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君臣相得。”
“就是這一幕怎麼看著如此眼熟呢?”
……
大唐·武宗時期
李炎懶散的坐在躺椅上。
“天幕要是在下一瞬說出這順帝暴斃託孤於脫脫。”
“朕可就真要懷疑你們是不是真跟漢家天子有關係了。”
……
【當時元文宗設立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元順帝自然也想有所建立。】
【於是,撰修遼、金、宋三史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三史的修撰,從忽必烈時便被提起,仁宗、英宗和文宗在位時也都想把這件事情辦成,但三個朝代屬於並立】
【金、宋又是亡於元,該如何敘述三個朝代的正統,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因此,遷延歲月,難以開局,一直拖了下來。】
【此次撰修三史,脫脫被欽點為三史都總裁官,他深知皇帝編書心切,乾脆一錘定音:“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
【然後立即著手選派史官開始修撰工程,召集漢、蒙、畏兀兒、哈剌魯、唐兀、欽察等族的史學家參與其事,開創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從公元1343年開始,到公元1345年十月。】
【一百一十六卷的《遼史》、一百三十五卷的《金史》、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相繼修成】
……
大宋·哲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