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下思路,衛鞅笑著問道:“安排不敢擔,不知鉅子有意負責哪方面的事?”
腹?並未急著做出選擇,拱手說道:“若左庶長不介意的話,我希望觀閱左庶長制定的新法律令。”
衛鞅聞言看了一眼腹?,沉聲說道:“只要鉅子能答應……算了。”
原本他希望腹?能答應不將他的新法洩密於少梁,仔細想想也沒必要,畢竟一旦推行新法,少梁這個鄰居必然會知情。
於是他將腹?請到書房,將他與眾佐官撰寫的新法取出,讓腹?過目。
這次衛鞅為第二次變法所制定的新法,主要包括變更田制、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推行口賦、執行分戶令這幾項。
統一度量橫,這個不必贅述,少梁早已完成了全國的統一,現階段正在上郡施行。
推行縣制,即取締了現如今天下的邑大夫制度,改設縣令,並規定縣令在固定縣城的連任年限,杜絕了一個氏族長期把持某邑權柄的現象。
在這一點上,少梁目前仍是邑大夫制,只不過這個邑大夫與其他各國不同,它並沒有什麼特權,嚴格來說算是‘可以連任的縣令’,算是介乎於秦國新制與舊制之間的一種狀態——這是符合少梁國情的,畢竟少梁的邑大夫們,似司馬卓、範鵠、尹騭、翟虎等人都是品德可靠的臣子,再加上有墨家體系監督,不至於會出現損公肥私的行為,因此李郃也不急著在這方面做出改變,規定任期年限,以免範鵠、司馬卓、尹騭等大夫在調任後反而因為不適應而無法像現階段這樣高效地展開建設。
推行口賦,說白了就是為了充實國庫而增收人頭稅,家中有幾口人就額外交多少稅。
執行分戶令,則是國家有意強制國人分戶,敦促成年男子及早成婚分家,否則,但凡家中有兩個以上的成年男子,就要額外交付罰金,算是儘可能地壓榨勞力,使勞動力最大化。
或許有人會說,因分戶令導致父子分家、兄弟分家,這些分出去的人,他們靠什麼生存呢?
這就要提到衛鞅這次變法中最最關鍵的一項,土地改革,即開阡陌封疆、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開阡陌封疆,即重新規劃現有的田地;廢井田,顧名思義即廢除井田制;制轅田,則代表割劃土地,分於有功之士。
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這卻有一個大前提:重新丈量全國土地!
這是秦國公卿貴族最最無法容忍的。
要知道秦國有許許多多傳承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氏族,不可否認他們此前都有秦國君主賞賜的封邑,但這麼些年下來,這些氏族所實際擁有的土地,早已遠遠超出了他們名義上所能擁有的土地。
打比方說,一個氏族曾經立下功勞,獲封一萬畝田地,但實際上呢,這個氏族已經開闢了兩萬畝私田,甚至更多。
現如今衛鞅二次變法,重新丈量全國土地,以這個氏族曾經立下的功勞重新劃出一塊一萬畝的田地賞賜於他,這個氏族究竟是欣然接受還是憤然抵制呢?
答案不言而喻。
兩日後,衛鞅與櫟陽宮的朝會中正式提出二次變法,舉國譁然不至於,但相信全國大部分的公卿貴族都恨不得生吞了他。
而在這個檔口,作為抵制新法領軍人物的嬴虔,他並未急著返回國內,而是率先來到了少梁。
“為何要遣梁墨相助衛鞅?!莫非少梁要干涉我大秦的內政麼?!”
“……”
看著怒氣衝衝的嬴虔,李郃哭笑不得。
這段日子,他一直在等秦國興師問罪,責問他少梁為魏國訓練騎兵一事,沒想到衛鞅也好、嬴虔也好,竟然沒有一個提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