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嗤笑道:「兄弟之情,你可知上次多鐸偷襲北戴河,就是多爾袞有意縱容?」
「至於說地位,只要他大軍在手,又有誰能奈何得了他,你這些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其實咱也知道你的心思,你提出此法,不過是想咱出兵攻打寧遠,這樣多爾袞迫於壓力,就會調錦州之兵來援,到時你們便可趁機救出祖大壽,對嗎?」
祖澤潤見朱元璋一語道破他心中所想,微微一驚後,又連連否認。
朱元璋見已問不出什麼,本要讓人將祖澤潤帶下去,突然見一個虎賁死士急匆匆地跑過來,恭敬地遞上一封密信。
朱元璋接過密信,見上面竟是劉文炳的暗記,心中不由一喜,急忙將信取出,快速瀏覽起來。
他才看了幾眼,臉上不由露出一絲笑意。
原來先前劉文炳率軍離去後,本是要偷偷折回山海關的。
不曾想半路卻接到了鞏永固的噩耗,傷心之下,數次吐血昏死。
好在他心性堅毅,又知此刻戰局危急,本準備強撐病體,返回山海關。
恰好這時姜應魁率軍前來接應,並向他講述了朱元璋的謀劃。
劉文炳本擔心鞏永固戰死後,叛軍會派精銳來偷襲京城,此刻得知山海關的大戰應在五日後,便以病重為由,讓姜應魁統率兵馬,而他則帶著一千多騎兵星夜趕往京城。
他趕到京城後,先去見了正在與豪格對峙的申湛然。
得知豪格已經中計,便準備與申湛然聯手,先擊退豪格,再去處理叛軍之事,卻突然接到朱慈烺被困之事。
他二人聞訊大驚,正在設法去營救時,沒想到朱慈烺卻率軍來到了申湛然的營地。
原來因劉芳亮的叛軍來勢洶洶,朱慈烺本是想先對付他們。
但王承恩卻提議由他冒朱慈烺之名去攻打叛軍,而朱慈烺則率軍攻打豪格。
因為王承恩覺得叛軍雖已中計,但盧九德等人卻不可不妨。
而以盧九德等人的心性,必然以為朱慈烺會先攻打叛軍,所以他們若有埋伏,也一定是在叛軍那邊。
若果真如此,那他們就難以快速擊潰叛軍。
一旦戰事膠著,就無法起到奇兵之效。
所以他覺得應將主力放在攻打豪格上,而他則率軍去攻打叛軍,吸引眾人的目光。
這樣縱使失敗,亦不會影響大局,同時還能麻痺豪格等人。
朱慈烺也覺得王承恩說得在理,便接受了他的建議,分兵行事。
劉文炳和申湛然聽說王承恩如此忠勇,心中不禁對他高看了幾分。
隨後他們三人合兵一處,趁戴明說遊說之機,對豪格發動攻擊。
豪格本已中了申湛然的算計,加之是疲兵,又處在得意之時,立時被打得大敗。
劉文炳等人本要乘勝追擊,卻接到錦衣衛的訊息,說在距離京城一百里外的地方發現李過的蹤跡。
他三人經過一
番商議,覺得豪格敗走後,鰲拜應也堅持不了多久,退去只是遲早之事,李璡那邊不會有危險。
而王承恩處有黃得功在,暫時也不會有事,反倒是李過和山海關之戰更為關鍵。
因此他們便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申湛然和朱慈烺統率,對付潛來的李過。
另一路則由劉文炳率領,趕去山海關支援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