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要真正迎來新生,就必須經歷大破大立,將舊有的糟粕清掉,而這必然伴隨鮮血橫流。
不靠流血,就迎來改變,那是痴心妄想!
朱由校從御極登基以來,以北直隸作為基本盤,以維繫遼東平叛,川貴平叛,巡視九邊,朝鮮戡亂等為吸引,前前後後忙了三年有餘,才震懾住了中樞,基本穩住北方諸省,裁換掉一批文武。
這成果來之不易。
而在眼下,朱由校要復刻該模式,將過去對南北態度調轉,設法維穩北方、西南諸省,加快各地新政步伐,在東南諸省維繫幾處戰事,透過以戰促改,不止刺激東南改變,更刺激北方加快改變!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
原因很簡單。
京城距東南太遠了,這還沒提到長江天險呢!
不過當前的形勢已定,那朱由校就不能退讓絲毫,退讓一次,就會有下次,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所以朱由校要派一批心腹南下!!
“平倭聯合分司的人選,儘快明確下來。”
看著殿內諸臣,朱由校緊握長棍道:“不過朕醜話講到前面,誰要是奔著仕途去的,奔著鍍金去的,那趁早就打消這一念頭。”
“平倭聯合分司,必然是要幹很多髒活累活的,別到時候去了,撐不住了,就起了別的想法,朕直說,誰敢壞了平倭大計,就不止是撤職了!!!”
“臣等明白!!”
殿內諸臣作揖拜道。
在上書房、軍務院當差做事,誰不知曉天子的脾性,踏實做事,安分守己,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不可能奪走。
但要是誰把心思放到別的上面,那大明律法可不是擺設。
此前在少府進行的肅清,逮捕了一批官吏役,這震懾到的可不止是少府有司,對其他有司的震懾同樣不小。
“說回平倭一事,朕打算命戚金為平倭主帥。”
朱由校收斂心神,指著眼前輿圖道:“對浙江的情況,沒有比戚金更清楚的了,有他坐鎮平倭,朕很放心。”
金鉉、張肯堂他們聽到這裡,很自然的就想到一人,戚繼光!!
“不過浙江平倭,僅靠戚金所領那點兵馬,還遠遠不夠。”
對諸臣所想,朱由校沒有在意,繼續道:“朕打算抽調滿桂、張大斗、周敦吉、吳文傑、雷安民等將統麾下各部,組成三大營聯合平倭主力,歸屬戚金節制,赴浙江各地參與平倭諸事。”
“陛下,如此一來的話,三大營被抽調的精銳將不下五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