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體量龐大,所轄疆域廣袤且複雜,各地區或存內憂,或有外患,或兩者兼存,如此境遇下,新政是要推行,但既存問題也要解決,所以對人的考驗就極大。
從御極登基以來,朱由校一直在做一件事,即將一批批官場老人,特別是腐化的,不堪重用的,給逐步的剔除出局,其中就有不少人被逮捕與處決,繼而把位置騰出來,把能做事的,想做事的老中青三代提拔起來。
當然這也無法避免,被提拔起的群體之中,有經受不住誘惑的,可在日益明朗的吏治整頓下,大明官場隊伍必須肅清。
何況朱由校無比堅信一批肱股棟樑,是絕對不會做違揹他們本心之事,畢竟這不是他考驗出來的,而是他們自身無比堅定,只要能給予他們絕對信任與倚重,朱由校無比堅信他們能扛起重擔,承受巨壓。
中樞是這樣。
地方是這樣。
從天啟四年開始,朱由校站在全國一盤棋的高度,在整體統籌與部署,將整肅與新政結合起來,把各領域的人才調動起來,以達成自己的戰略謀劃。
“軍事檢察院的人,已奉旨離京巡察九邊了。”
西苑。
玉熙宮。
朱由校表情嚴肅,持棍指著眼前輿圖,“從今下的整體局勢來看,大明在泛東北地區,東南諸省的衝突與戰事,短時間內是不會停下來的。”
“此外就是整頓漕軍,而在淮海地區造成的影響,不久前,廣西巡按更是呈遞奏疏,言明瞭粵西之患。”
“綜上無不表明一點,中樞面臨的壓力很大,甚至朕能夠預見,以西北為首的邊陲重地啊,必將因為查出一些事而出現風波,這點在軍務院討論的不少吧?”
御前所站的陳士奇、張國維等軍務院大臣,聽後無不流露出複雜的神情,天子今日挑明這些,在軍務院的確有不少聲音。
自軍務院特設以來,經歷了鎮壓建虜之叛,鎮壓奢安之亂,這前後還有鎮壓叛亂,民亂,甚至是援朝之戰。
明明以上經歷的種種,在軍務院及各部大軍勠力同心下,無不是取得了斐然戰績,可為何到現在,這種動盪與衝突仍在出現。
“陛下,軍事檢察院巡察能否暫緩?”
此等態勢下,一名軍務院大臣上前道:“唐王世孫歸朝以來,因為整飭駐朝大軍一事,使藩屬朝鮮境內出現不少事,甚至有些隊伍都……”
講到這裡時,那人停了下來。
適才朱由校提的種種,唯獨沒有涉及到朝鮮,但朝鮮的事,因為朱聿鍵的迴歸,出現了一些狀況,甚至間接影響到雙邊聯合作戰。
“暫緩,朕是不是能理解成,朝廷要做出讓步,對那些存在許久的不法事,依舊採取被動接受的態度?”
朱由校掃視御前諸臣,開口反問道:“要真是這樣的話,朕先前做那些事,耗費大量錢糧,叫數不清的大明健兒參戰,究竟是為了什麼?”
“朕今日召你們過來,不是為聽這些的,是為一旦再出現突發狀況,中樞到底該怎樣解決實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