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在李愔的大力扶持之下。
各地開始根據自己的條件,迅速建設畜牧業培養基地。
隨著畜牧業的開展,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
當然了,畜牧業想要見效,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首先,你要形成規模。
就要足夠多的奶牛。
但是這些奶牛,是需要從小繁殖並且養大的,不會從天而降。
想要繁殖並且改善奶牛的品種,並且形成足夠的規模,這就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所以,這些畜牧業,一開始是要向裡燒錢的。
而單靠朝廷,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發展畜牧業。
所以,朝廷也只能出臺一些優厚的扶持政策,來吸引大量的商人前來投資。
而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付出太大,收入不可預期,吸收到的投資仍然不多。
直到中華商行出手,一口氣投入了多個畜牧養殖場,才讓眾多的商家,開始投資。
他們都不傻,但凡是中華商行投資的行業,哪一個不火爆?
哪一個不是暴利?
所以,跟在中華商行後面喝湯,一準兒沒錯。
而接下來,就是要大力的發展農業了。
第一次科舉考試錄取的那些人才。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之後,已經分別安排到地方。
而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秋冬之際。
整片炎黃大陸上面,所有的土地,都已經丈量完畢。
這些剛剛分配下去的官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土地,一一分發下去。
而分發的原則,就是要預留下來一少部分的土地,剩下的,再進行分發。
預留下來的土地,[ ]一是為了應對將來的人口增長。
再一個就是,這些土地,可以承包出去。
而承包費,就是各地方的財政收入之一。
這項任務,在李愔看來,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
底層的百姓,能不能公平公正的分到土地,關係到將來的發展。
因此,這項工作,李愔可不敢放給原本的那些官員去做。
而現在,新官員到位。
這些人,絕大多數的,都是華夏人。
經過多年的培訓,在思想上,是絕對可以信賴的同志。
有了他們的監督,分發土地的事情,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始實施了。
分發土地的原則,是平均每個人,能分到多少的土地。
比方說,現在人口相對較少。
一般的地區,每個人都能分到大概十畝左右的土地。
一家五口人,就能分到五十畝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