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參加考核的考生,雖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水平能力不夠。
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大唐或者是華夏國,新魯國和新齊國那邊走過來的。
這些人,水平都非常高。
這也導致,等考試過後,批改完試卷之後,得出的分數線,是十分驚人的。
原本他們以為,這是第一次考試。
並且需要的人才缺口有些大。
這一次考試,怕是錄取分數會很低很低。
怕是會創造一個最低的記錄,再難被突破了吧?
但是等真正分數出來之後,卻是嚇了所有人一跳。
低分固然有不少。
但是高分實在是太多了。
畢竟,這一次試題的難度,相對小一些。
那些從大唐和華夏國新魯國新齊國來的考生,幾乎每一個都能取得高分。
最終的錄取分數線,也是高的嚇人。
所以,超過九成九九的,錄取的都是大唐、華夏、新魯和新齊這幾個國家的考生。
當然了,錄取之後,還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之後,才能上崗。
而李愔,也會根據他們的分數,對他們進行以後培訓方向的分配。
比方說,有些人,會被下放到地方為官。
擔任村官或者是鄉官,有一些,也會進縣市擔任基層的公務員。
這些人的培訓,自然會有專門相應方向的培訓方法。
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去向的,都會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至此,第一次科舉考試,圓滿結束。
接下來,李愔準備在炎黃大陸,大力發展農業。
整片炎黃大陸的地形,以平原為多,地勢低平,平坦開闊。
而這裡,非常適合種植小麥。
在後世,這裡小麥的產量,大約佔世界總產量得百分之五十。
同時,畜牧業也是非常的發達。
但是現在,這裡的農業發展,真的很一般。
在沒有統治這裡之前,華夏國是向這裡,大量的出售農具。
但是關於農業技術,還有各種優質的種子,並沒有向他們敞開。
因為當時華夏國主要是靠向這裡出售糧食為主,以此來換取他們想要得到的資源。
但是現在,這一片區域,都變成自己的領土,結果自然是不一樣了。
李愔從華夏國調集來大量的農業專家,根據各國之間不同的地形。
引導當地的百姓,開始種植小麥。
並且大力發展畜牧業。
在這個時代,畜牧業完全沒有形成規模。
大多數,都是貴族進行養殖,或者一些個別的散戶發展,完全沒有形成應有的規模。
並且,這裡的品種,也極為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