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段公明都懷疑對方是在使詐。
但是想到大唐蜀王對自己的承諾,段公明還是選擇相信,這必定是大唐蜀王已經佔領了對方的都城。
這一次機會,實在是太好了。
絕對不允許他們猶豫,必須儘可能快的搶灘登陸,然後配合唐軍,打他們一個落花流水。
接下來,段公明迅速下達命令。
令他們所有人,分成三路,開始搶灘登陸。
在上游、中游和下游,三路齊頭並進。
現在只剩下蒙舍詔的一萬兵馬,他們根本沒辦法防守十餘里的河灘。
那邊是他們防守不到的區域,他們就會從那邊迅速登陸。
只要有一路成功,他們就可以站穩腳跟。
實際情況,也和段公明想象的一模一樣。
蒙舍詔士兵,顧此失彼。
很容易就被段公明的下路大軍找到機會。
他們迅速在下游開始登陸。
先過河計程車兵,迅速集結,擺出防守造型,為後面過河計程車兵保駕護航。
而一旦他們過河的人超過三千,他們就會成為先鋒,向蒙舍詔大軍方向殺去。
而到了此時,蒙舍詔大軍不敢久留,匆忙撤退。
對方可是有三萬大軍,他們只有一萬。
留下來,他們必定死傷慘重,甚至會全軍覆沒。
而他們,其實只不過是邆賧詔的援兵而已。
雖然他們兩個國家,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關係。
但是這畢竟不是在守護他們自己的國家,他們絕對不會再這裡和敵人決一死戰的。
反正他們已經拖了半個時辰的時間了。
而段公明的大軍,想要過河,至少也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
他們拖的時間,已經夠久了。
等蒙舍詔一萬大軍撤退之後,段公明帶領三路大軍,迅速靠近河岸。
先過河計程車兵,迅速集結,然後幫助後來計程車兵。
只不過,三萬人,過河的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啊。
首先,哪些船隻,必須要騰出地方來,總不能說人過河了,就不要船了。
然後,還有密集和擁擠的問題。
反正等他們所有人都集結完畢,先後一個半時辰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
吠陀,帶領兩萬大軍,迅速來到北門之外,開始了他猛烈的攻擊。
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最多隻有一個時辰的時間。
所以,什麼偵測,什麼排兵佈陣,已經完全沒有時間了。
他現在就在賭,城內並沒有太多唐軍,他可以在一個時辰內能夠將城奪下來。
儘管吠陀自己都不太相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