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唐朝的艦隊在鹿兒島外停頓了下來。
這其實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大將帶兵打仗,到了前線,哪裡有不觀察敵情的道理?
但是,淵蓋蘇文和倭國王實在是太想看到唐軍踏入包圍圈了。
看到唐軍遲疑不前,他們一顆心都跳到嗓子眼上了,恨不得親手將唐軍拽上來。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李愔正在用無人偵察機,饒有興趣地觀察者鹿兒島上的情況。
倭國既然敢割掉大唐使者的耳朵,怎麼可能沒有準備大唐攻打過來的防備呢?
大唐出兵,聲勢浩大,根本不可能瞞得過人。
並且,他李愔也沒準備要藏著掖著。
但是等他們大軍到了鹿兒島之後,在島上竟然沒看到一個倭人。
如果說這裡面沒有貓膩,李愔真是打死都不會相信的。
不過,李愔透過無人偵察機觀察鹿兒島上的情況,還真的沒看出太明顯的破綻來。
這種情況,不由讓李愔眉頭一皺。
他們的本事倒是見長了嗎?
李愔嘴角不由噙上了一絲冷笑,然後命令下去:“一隊去抓魚,準備做飯吃飯。”
於是,一隊的唐軍,駕輕就熟地張網打魚去了。
打完魚之後,生火做飯,然後吃飯。
吃過飯之後,李愔居然命令士兵輪番休息。
一半執勤,一半睡覺,絲毫也沒有上鹿兒島的意思。
如果不是前面有倭國割掉大唐使者耳朵在前的話,只怕會有人認為他們是來這裡旅遊的呢!
看到這一幕,淵蓋蘇文和倭國王不由都急了。
人家都準備好了,你到底是來不來嘛?
這大唐蜀王,到底是在搞什麼東東?
他為什麼不過來呢?
難道是發現了什麼貓膩?
可是,我們的陷阱,明明做的很高階的啊。
不可能留下什麼破綻的啊。
為什麼他不過來呢?
兩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想了半晌之後,倭國王還是眉頭緊蹙,但是淵蓋蘇文臉上,則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回頭看看倭國王,不由的暗罵了一聲蠢豬。
“倭國王,我以為,大唐蜀王,一定是看出不對勁的地方,所以他才遲遲沒有進攻。”
倭國王納悶地問道:“可是,我們做的已經是天衣無縫了,就連我們兩人,都很難看出什麼破綻來。”
“哪大唐蜀王,就站在船艦上,甚至連斥候都沒派出,他怎麼會知道我們這裡有埋伏呢?”
倭國王和淵蓋蘇文兩人,為了設定埋伏,可謂是煞費苦心。
如果只是派出少量斥候的話,真的不太容易發現他們佈置的陷阱。
因為在正常走的小道上,他們連一個陷阱都沒有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