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就算真的把淵蓋蘇文交出來,大唐也不可能放過他。
到了這時候,他也只能捏著鼻子,再次和淵蓋蘇文站到了一起。
在大唐使者被割掉耳朵趕出去之後,他們就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當然了,他們心裡也有自知之明。
大唐縱橫萬里,地大物博,國力強盛,兵強馬壯。
他們就算聯手,也根本不可能是大唐的對手。
既然如此的話,他們就只能動動小技倆了。
他們先是派人潛伏在大唐,隨時偵測訊息。
大唐發兵,動靜必然巨大,根本就瞞不住人。
在得知大唐發兵的訊息之後,倭國王和淵蓋蘇文就迅速開始做起了戰前準備。
既然他們在戰力上,比不過大唐,那麼就把大唐阻隔在他們國外吧!
他們在沖繩和鹿兒島的地方,佈置下了大量的陷阱。
絆馬索、陷阱、到處澆灌的桐油。
尤其是哪些陷阱,裡面佈滿了削的尖尖的竹板還有鐵蒺藜。
橫七豎八、到處都是,毫無規律,外面掩蓋的天衣無縫。
甚至就連他們自己人,都有多人不慎掉落而喪命。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他們喪心病狂到何等地步了。
他們相信,唐軍到達鹿兒島之後,一定會損失慘重。
而等他們以為清楚完全部的陷阱的時候,最後他們才會暗中點燃桐油,所有入侵的唐軍,都將葬身於火海之中。
只要他們的計劃能夠成功,就算不能全殲唐軍,也必定能讓他們損兵折將,不甘退兵。
而現在,他們的各種陷阱和埋伏,已經全部都做好。
已經張好了口袋,只等唐軍前來。
……
大海之上,李愔帶領大軍慢慢吞吞,並不著急。
每天都要抽出一些功夫讓士兵去打魚。
其實道不是李愔貪圖口舌之慾,而是這些士兵遠離大陸,攜帶的糧食都是易於存放的乾糧。
至於肉類,因為天氣越來越熱,根本存放不住,因此並沒有攜帶。
命士兵去打魚,其實是為了增強營養。
還有,就是五萬海軍固然早已經習慣了海上作戰。
薛仁貴帶領的五萬大軍,也有過一次海戰的經歷。
但是朝廷撥付的十萬大軍,可是從來都沒有過航海經歷。
李愔每日都休息,其實也是給他們一點緩衝的時間來讓他們適應。
不過,他們的戰艦畢竟是更新換代過的蒸汽戰艦,速度飛快。
沒幾日的時間,他們就來到了鹿兒島之外。
在距離海岸十幾海里的地方,李愔命船隻停頓下來。
此時,淵蓋蘇文和倭國王,都在鹿兒島上。
他們看到唐朝船隊前來,既興奮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