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想到海北道那種偏遠貧瘠之地赴任。
群臣沒有辦法,只好再挑選新的人選。
但是能夠資格出任節度使的,無非就哪幾個人選。
琢磨來琢磨去,他們一致認為,剩下的幾個人,同樣不可能心甘情願地去海外。
所以,他們乾脆決定,直接破格提拔。
當然了,能夠資格破格提拔的,也未必就想要去海外。
因此,最終他們決定,將這人選直接定為了益州的駱賓王。
這個駱賓王,是蜀王的老部下了。
雖然他不怎麼夠資格,但是隻要選中了他,他是不怎麼可能會推脫的。
作為蜀王的老部下,不可能會拆蜀王的臺。
果然,等訊息傳遞到益州之後,駱賓王非但沒有拒絕,反而十分欣喜。
畢竟,作為他目前的級別,想要做到節度使這一職務,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居然一步到位,直接到達人生巔峰。
雖然海北道孤懸海外,距離大唐十分遙遠。
但是既然蜀王在哪,駱賓王就沒有絲毫的害怕。
於是,海北道節度使人選敲定,皆大歡喜。
……
倭國這地方,銀礦眾多。
尤其是石見銀礦,乃是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銀礦。
在宋朝的時候,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銀產自倭國。
倭國還曾被當時的人稱作銀群島。
而倭國的黃金儲備,同樣的十分驚人。
從八世紀到十六世紀,倭國的黃金產量大概為二百五十五噸。
在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還沒開始之前,全世界開採的黃金,加在一起為五千噸。
倭國所佔據的份額,大概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五。
而倭國的領土,才佔全世界的多少?
當然了,這一次,李愔主要以開採白銀為主。
而開採白銀的目的,還是為了以白銀為貨幣。
李愔之所以急著要推出白銀為貨幣,是因為,大唐現在的貨幣制度,其實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因為最近幾年,大唐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財富增長相當驚人。
而財富的增加,就要印製更多的紙鈔。
但是實際上,大唐真正的貨幣,是銅錢。
大唐並沒有廢除銅錢,短時間內,也不敢這麼做。
不然的話,必然會引發大亂子不可。
而目前大唐的每年開採出來的銅礦,完全不足以鑄造銅錢。
也就是說,現在大唐市面上流通的紙鈔的面額,要遠遠大於銅錢的數量。
現在因為紙鈔信譽良好,並沒有出現兌換不出銅錢的事情。
再加上紙鈔容易攜帶,所以平時也少有人拿紙鈔兌換銅錢。
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實際上,如果有人惡意破壞市場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