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自己回答有,師傅就問自己,書房上張貼的對聯是什麼。
當時自己根本沒有留意,師傅就讓自己去看。
自己去看過之後,結果師傅並沒有問對聯是什麼,反而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書房的門上,到底有幾顆釘……
然後,自己的表現是非常尷尬的。
而這件事情,對狄仁傑可謂是影響深遠。
從那之後,狄仁傑觀察事務就格外的仔細。
也正是因為這個好習慣,讓狄仁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當然了,狄仁傑印象更加深刻的,其實是第二天的事情。
當時的自己,還是太年輕氣盛啊。
第一天被師傅考校,心裡非常不服氣。
第二天,他就想考校一下師傅。
結果在第二天和師傅一起跑步的時候,狄仁傑就問師傅,他們跑步的時候,經過一樹杏樹。
這樹杏樹上,到底停了多少隻鳥?分別都有什麼鳥?
狄仁傑可是事先就觀察好了的,他可不相信,師傅在跑步的時候,也能未卜先知,觀察這麼仔細。
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師傅微微一條,居然將現場給畫了下來。
不但哪幾只鳥都給畫下來,還都畫的惟妙惟肖,甚至連那些鳥的站位,都畫的絲毫不亂。
非但如此,竟然連那一株杏樹都畫的絲毫不差。
他還十分驚奇的拿著畫像,跑到杏樹之下一一對比。
然後吃驚的發現,師傅居然連杏樹的所有葉片,都絲毫不差的畫了出來。
那件事情帶給狄仁傑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讓狄仁傑直接將師傅驚為天人。
的確,這種隨便看一眼,就能記住所有細節。
絕對不是凡人能夠做到的。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狄仁傑有些回味過來了。
當初師傅畫的,哪裡是畫啊?
這不就是照片嗎?
一個人畫的再像,又怎麼可能一丁點細節都不差的?
原來,師傅從那時候開始,就擁有照相機了啊。
怪不得,前些日子自己興奮地向師傅顯擺他發明出來的照相機的時候,師傅絲毫都沒有感覺到興奮呢。
原來師傅早就有照相機了啊!
並且,師傅的照相機的畫素,比他現在發明出來的照相機,清晰了可不止一點半點。
並且還是彩色的!
可是,師傅既然那麼早就有照相機了,為什麼沒有早一點把照相機的技術告訴自己呢?
如果不是因為一個科研人員無意中發現了感光現象的話,只怕師傅都未必準備告訴他們的吧?
沉思了半晌,狄仁傑也大概想清楚了,師傅為什麼會沒有告訴他們,照相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