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他們骨子裡,早就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
但是他們,真的不願意過安逸的,沒有絲毫危險的生活嗎?
現在的生活,讓他們比以前更有保障。
住慣了帳篷,但是現在住進青磚紅瓦的院落,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並且住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他們隱隱間感覺,似乎比他們住帳篷,要更加的舒服呢!
並且雖然他們每個月都需要還貸款。
但是他們每月打工賺下的錢,還完貸款之後,還綽綽有餘。
而根據他們瞭解,種完地之後,只需要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裡照顧土地就夠了。
他們可以到劍南道去打工。
光打工賺到的錢,就足夠他們還貸款和生活開銷,還能有所剩餘。
地裡的糧食,完全是他們白賺的。
並且蜀王說了,這些地,十年之內,免除農業稅。
他們現在的日子,要比他們在草原上,有盼頭多了。
儘管在生活習慣,還有語言上,有著這樣那樣的不適應。
但是這些,他們都在慢慢的習慣。
他們正在習慣著吃饅頭米飯,他們正在努力的學習著漢語。
他們開始慢慢的融入到漢人的文化習俗當中。
當然了,融入嘛,都是相互的。
他們的一些服飾,還有一些民族的獨特文化,也在慢慢的被漢人所欣賞和喜歡。
甚至也有漢人跟著他們,學習他們民族的文化。
總之,李愔發現,這些薛延陀的牧民。
對他居然是喜歡大於怨恨。
這倒是讓李愔始料未及的事情。
其實,古代的人們是很頑強的。
在受災之後,有些地方的人,會主動遷徙。
從一個地區,遷徙到另外一個地區。
那時候,他們可都是從無到有,還不都是一點一點的過起來的嗎?
而薛延陀的牧民,雖然是被俘虜過來的,但是他們的起點,比那些自發遷徙的人們,已經高出了太多。
看到這一幕,李愔也就徹底放下心來。
……
在李愔的提點之下,狄仁傑發明出來的照相機,已經研發成功。
現在照出來的照片,基本上可以說是惟妙惟肖。
而就在這時候,狄仁傑忽然想起了一件陳年舊事。
記得自己剛剛拜師的時候,師傅曾經考驗過自己一次。
第一次,自己給師傅請安的時候,師傅問自己,來的時候有沒有路過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