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起以家庭為單位的食物中毒案子中石方蛤毒素的來源又是什麼?
應急小組的幾個人在辦公室內討論著原因。
周老:“之前海洋局釋出的訊息稱現在的這次赤潮已經在連海市附近海域持續了20多天,就算擴散到岸邊來也有兩三天的時間,海洋深處的魚類或者是貝類,只要是以浮游生物為生的,在這個食物鏈中存在的都有可能富集石方蛤毒素,所以只要是有人食用過這個食物鏈中的任何一環,都有可能被毒素侵害。”
高飛同意周老的說法,“嗯,只要食用過海洋產品,都有可能發生中毒。”
王笑笑:“海洋性的產品?這範圍也太廣了,我們連海市普通市民家裡的餐桌上有一半以上的東西都跟海洋有關。”
陸離摸著自己的胃,“昨晚我還吃的海蠣豆腐湯呢。”
“我吃的比你多。”張笑笑摸著她自己的胃,“我感覺還好,你呢?有不舒服嗎?”
“我也很好,這說明我們昨晚吃的海蠣子沒問題。”
王笑笑:“昨天海邊飯店的老闆說,他們家的海蠣子是新鮮的,剛從海里撈出來。按照這個說法,這個海蠣子應該也富集了一部分海洋毒素才對,我們吃了那麼多,怎麼會沒事兒?”
陸離:“只有赤潮區域的海洋生物才會受影響,這次赤潮持續時間雖然長,但涉及的範圍並不太大。”
小楚還盯著流調資料在看,“沒吃海螺的這兩起案子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曾吃過火鍋丸子,其中有魚丸。”
連海市面上流通的魚丸大部分是海魚製作的,這樣算來魚丸也算是海鮮產品之一。
僅在應急小組討論的時間,大疫情網上又陸續上報了三起有類似症狀的食物中毒疫情。
這食物中毒疫情上報的頻率也太高了點兒。
新上報的食物中毒疫情流調資料也陸續發了過來,谷雅南看了一遍,發現新的幾個案子都沒有吃過海螺,但有一個共同點是他們吃過魚丸或是蝦醬之類的海產品。
各個縣區食物中毒案子的標本從送到實驗室到出結果還需要一段時間,谷雅南決定在結果出來之前,先追查魚丸和蝦醬的來源。
透過詢問幾起食物中毒案子的患者,順利找到魚丸的購買地點。
再根據魚丸的銷售商找到魚丸的生產廠家。
幾起食物中毒案子患者食用的魚丸都出自同一生產廠家——長島美人魚海洋水產品加工廠。
長島是連海市東海岸外的一座獨立海島,離海岸10多海里,島上有幾千位常住居民,大大小小的海產品加工企業多不可計,甚至一家一戶都可以稱作一個海產品生產作坊。
查過工商方面的記錄,應急小組發現這個長島美人魚海洋水產品加工廠就位於長島內,工商方面提供了生產廠家的詳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