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申報》二字,張國淦心中的重視程度更上一層,趁著對方找報紙期間問道:“是因為科學院的無線電技術研製出來了,才引得這麼多的報紙報道嗎?”
“要是真這麼簡單就好了,我非得割它兩斤刀頭慶祝慶祝不可。”老闆冷哼一聲,譏諷道:“但有些官老爺不想讓咱們老百姓享受這好處,不僅把它禁了不說,還想著直接要抓人,這世道……”
張國淦瞳孔瞬間放大,向前詢問道:“莫非,是公家出面阻攔?”
老闆搖搖頭,手裡拿著一摞收集好的報紙遞到跟前,指著上面的話說道:“喏,文章裡開頭都寫了,科學萌芽之國家,偏有此種挫折,思之殊可痛心!”
張國淦見狀,連忙接過報紙,上面刊登的新聞正是上海張玉麟、奚康福三人因設無線電而被抓的事,文中表達了極大的可惜,以及對公家的批判。
正當張國淦怒不可遏地繼續閱覽其他文章時,突然被老闆給叫住了。
從後面抱出來一個神秘的東西,拿出毛巾把上面擦得鋥光瓦亮,端端正正地放在桌子上。
一系列操作下來,把張國淦給看糊塗了,好奇道:“老闆,您這是在做什麼?”
老闆噓了一聲,指著旁邊的火車站上面的鐘表神秘道:“馬上就要到中午12點了,《國民》廣播就要開始廣播了,什麼都可以耽誤,就是不能耽誤這個。”
原來這報亭老闆放在桌子上面的竟然是一個礦石收音機,透過報亭上面的天線,正調整訊號準備收聽《國民》廣播。
說起來程諾為了快速推廣廣播電臺,直接採購了大批次的礦石,自己聯絡工廠做了一批收音機的零部件,然後將其組裝完畢,免費分發給北京城的個別報亭,並傳授使用技術。
就算沒有報亭的,也會選擇人流量比較大的茶館去分發,儘可能覆蓋更多的受眾。
初開始願意搭建的並不多,即便是免費,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這個小匣子,不用電就能聽到戲劇或者音樂。
可等到《國民》廣播電臺真的可以收聽,聲音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時,前來好奇聆聽的聽眾絡繹不絕,無論是報亭還是茶館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只可惜免費只有一次,到後面申請的,基本上需要補上材料費用,即便如此,前來申請的個體戶依舊排起了長隊。
“快了快了,再等一會兒馬上就到正午十二點了,到時候又能聽到《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有什麼意思?茶館裡早就聽夠了,還是梅先生那一折新戲有意思,想聽可得去戲樓裡,那掏的錢可就不少了。”
“切,說了半天都是戲子的事,我更關心巴黎的事,這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這跟您月薪三塊大洋有關係嗎……”
恍惚間,張國淦突然發現身旁圍滿了前來收聽的聽眾,有拎著凳子的,有拄著柺杖的,更有甚者直接在原地支起了火堆,原地進行取暖。
看到張國淦轉身,離他最近正在嗑南瓜子老爺子頗為好客,分出去一小把:“後生,看你面生,第一次來這吧?嚐嚐我老伴做的炒貨,還是可以的。”
張國淦愣愣地接過去瓜子,看著老爺子所剩無多的牙齒疑惑道:“您這也一把年紀了,牙口還能吃得下這個嗎?”
“啥?你說啥?我耳背,麻煩你大聲點。”老爺子指著指自己耳朵,表示聽不清。
好傢伙,張國淦就有些無語了,牙口不好吃瓜子,耳朵不靈聽廣播,這哪門的愛好啊。
不過出於尊老哎呦,張國淦指指自己的牙齒和耳朵,將剛才的話再給重複了一遍:“我的意思是,您老的牙口不好,還嚼得動這個嗎?耳背的話,廣播裡的內容也聽不清吧?”
這下對面的老爺子終於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笑呵呵道:“牙口不好,但好這口,吃個炒貨味兒就行了,至於您說的耳朵啊,哈哈。”
老爺子環顧四周,笑聲朗朗:“我就喜歡大家熱熱鬧鬧的樣子,這樣多有人氣兒,您說是吧?”